洛伊丝·劳里,1937年3月出生于夏威夷,父亲在军中担任牙医,他们一家人也随着军队迁移世界各地。二次大战期间,她住在外祖父母位于宾州的老家,十一岁到上高中之前,则在日本度过。后来她进布朗大学就读,但只修完两年课程便结婚了,直到生完四个孩子后才重拾学业,从南缅因大学毕业。洛伊丝·劳里的写作生涯起步较晚,四十岁时才尝试完成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作家。结果却一鸣惊人,如今她不但是世界知名的作家,还获得两次纽伯瑞金牌奖的肯定。除了写作儿童小说、短篇故事,她也撰写评论、专业的论文。
本书是一部科幻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好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思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这是一本颇富创意、鼓励青少年自主思考与行动的优秀少年读物。
这是一个貌似和谐的理想社会,没有战争,没有不公,没有强权,人口稳定,衣食无忧,就业不愁,少有育婴所,老有养老院,中间的不怕讨不到老婆——组织分配包你满意,懒姑娘也不怕找不着工作——birthmothers欢迎你……这里也有友谊,也有义务,也有责任,更有无上的荣誉,这里...
写得十分精巧的反乌托邦小说。唯一遗憾的是,结局感觉有点弱,也可能是因为它想要作为一个问号存在,而不是一个句号。
评分如果所有人的生活都按同一个调子,因此不再有痛苦,也不再有深沉的欢乐。你答应吗?如果你生来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有朝一日,当你能够为彩虹的颜色而心驰神迷,却又无法和其他人交流这种感受。这样的心情该是什么样子呢。曾经沧海难为水,有血有肉的生活要胜过没有痛苦没有欢乐的单调日子。
评分自己备受溺爱的童年记忆使作者开始思考无忧无虑、缺乏现实环境刺激的生活是否真的有益。主人公背负着社区成员不愿承受的痛苦、恐惧与孤寂的记忆,从控制良好的、却同化而单调的乌托邦世界出逃险些无法求生,凛冽中唯有靠记忆的释放来取暖,庆幸他勇敢,颠覆"记忆传授"的固化模式,而选择精神的饱腹,选择真实厚重的、层次丰富的亲身体验。
评分整本书更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架构头重脚轻,疑问太多。好在这个开头足够精彩。
评分绝好的故事,也发人深思,相同与剔除是all the same还是admit difference求同存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