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沙德·卡普希欽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1932—2007),波蘭著名新聞記者、作傢、攝影師、詩人,波蘭新聞和文學界一位裏程碑式的傳奇人物,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深具影響力的作傢和偉大的記者之一。在四十餘年的駐外記者生涯中,足跡遍及一百餘個國傢,尤其深入亞非拉人跡罕至的地域,親臨火綫,從大事件的現場發迴一手報道。曾親曆二十七場革命和政變,四十餘次被拘禁關押,四次被判死刑。創作瞭二十餘部非虛構作品和詩集,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獲得五十多項國內國際大奬,六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奬。加西亞·馬爾剋斯贊譽他是“真正的大師”;薩爾曼·魯西迪稱贊他的作品是“新聞報道和文學藝術的驚人融閤”;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認為他是“我們這個時代蕞傑齣的見證者”;約翰·勒卡雷稱他為“現代新聞報道的超凡魔術師”。
.
譯者簡介:
馬睿,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先後做過上海書店齣版社編輯、《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編輯、梨視頻文娛總監,曾在《文匯報·文匯學人》《新知》《鯉》發錶過多篇編譯作品和文章。
⛵️ 作品看點:
?1. 六次獲得諾奬提名,傳奇記者的四十年狂飆之路:逆著人流,進入災難中心——
四十餘年駐外記者生涯,足跡遍及一百餘個國傢。穿越火綫,深入亞非拉人跡罕至的地區,從大事件的現場發迴一手報道。
親曆二十七場革命和政變,四十餘次被拘禁關押,四次被判死刑。創作非虛構作品二十餘部,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獲得五十多項國內國際大奬。
“釘子一般堅硬”的世紀記者:“真正的大師”(加西亞·馬爾剋斯);“新聞報道和文學藝術的驚人融閤”(薩爾曼·魯西迪);“現代新聞報道的超凡魔術師”(約翰·勒卡雷);“我們這個時代蕞傑齣的見證者……一波又一波難民朝一個方嚮湧去,逃離災難,而卡普希欽斯基反其道而行,進入災難的中心”(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
?2. 衝齣鐵幕:全世界都是他的現場——
1956年,乘坐一架在戰爭中服過役、機身布滿補丁的老式雙引擎螺鏇槳飛機DC-3,波蘭工農兵大學生、新手記者卡普希欽斯基終於越過國境,飛嚮羅馬,開始長達四十年漫遊世界的旅程。
在印度,從小接受社會主義平等教育的他,發現自己搖身一變,成瞭坐人力車的老爺;在阿富汗,他因為沒有簽證被扣押,但無法被遣返,因為來時那架飛機已經飛走瞭,而那是唯一的一架。感謝“百花齊放”的方針,他得以來到中國,和《中國青年報》的同仁親切會談,讀“毛選”和《莊子》,但還沒等開始報道,自己在波蘭的報社團隊就解散瞭……
六十年代非洲政變頻發。在納賽爾的埃及,為政權服務的遊民猶如“閑置岩漿”,效果甚至好過供養一支昂貴的全職警察隊伍。在殖民體係崩潰、內戰爆發的剛果,所有人都成瞭逃亡者,傳教士指揮兒童進行軍事操練……
1979年,他在德黑蘭見證瞭伊朗國王統治的最後幾周:示威人群、口號呐喊、射擊劈啪聲和瓦斯惡臭的世界,然而狙擊手撤去之後二手書商便湧現在街頭。而在不遠處的波斯波利斯,矗立著大流士的宮殿和薛西斯後宮的廢墟……
.
?3. 帶著希羅多德穿越戰火:真相就在曆史深處——
在四十年穿越火綫的全球之旅中,卡普希欽斯基始終隨身攜帶著希羅多德的《曆史》。這本寫於兩韆五百年前的曆史作品在波蘭曾被禁止印刷,直到斯大林去世纔得以齣版。
可希羅多德能有什麼問題?他筆下的古希臘是“一個每隔幾年就會血流成河的明亮的世外桃源”。他寫羽翼未豐的僭主學習如何保有權力,記錄居魯士大帝的窮途末路、徵服者大流士的殘暴和潰敗、被圍睏的巴比倫城內的屠殺、雅典的毀滅、波斯艦隊的沉沒……還有在曆史熔岩的爆發之間求存的反抗者,“渺小起來沒有限度”但卻想要站在這種破壞力對麵的人。
卡普希欽斯基試圖記錄的二十世紀——強權、戰亂、災禍、流散,以及曆史縫隙中如奇跡般保存的日常生活——與希羅多德的世界神奇地相遇瞭。在一個衝破鐵幕的波蘭人眼中,彼此呼應的例子堆積如山。“曆史的豐功偉績真是由人的弱點和邪惡造就的嗎?”“為什麼人們會互相發動戰爭?這兩個世界為什麼要互相爭鬥到你死我活?從來如此嗎?將永遠如此嗎?”
兩位各自時代的記錄者,跨越東西方的邊界,在不可思議的地方尋找真實故事的拼圖。“他為什麼無所畏懼,能孜孜不倦地投身這場偉大的冒險?我認為是一種樂觀的信念:相信這個世界可以被真實描述,相信這麼做有價值。”
.
?4. 鏡頭對準當下,每一幕又都是《曆史》——
卡普希欽斯基用寫下的每一頁證明:有很多個世界,每一個都不同,每一個都很重要。曆史不隻是已經完成使命並被拋棄的人類行為的記錄,曆史是連續不斷的當下。“我們在曆史記載中遇到的事情,和自以為在這個時代可以躲開的事情,完全相同。”理解他者,即是理解自己。
.
?5. 經典絕版多年,重譯本全新上架:“我們身處黑暗,被光包圍”——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特彆推薦:
像希羅多德一樣,他傾聽並且記錄,但從不指責。他的一生都在探尋——探尋,而非完成什麼使命。他想找到什麼?當然是異國的細節;文化差異;在戰後波蘭極度缺乏的豐富拼圖。但除此之外,他尋找的是人類共同的善意,即便在極端的流血衝突、虐待狂式的復仇和墮落中也是如此。我們的希望在哪裏?也許在於尊嚴——那種樸素的尊嚴,處處成為壓迫者的眼中釘、卻永遠無法被徹底根除的尊嚴。那種說“不”的尊嚴。
考慮到他目睹過的一切,卡普希欽斯基比任何作傢都更有理由悲觀,但悲觀並不是他慣常錶達的情緒。他更常錶達的是驚奇。驚奇世間竟然如此輝煌與卑劣並存。在《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的結尾處,有這樣一句話。它描寫的隻是土耳其博物館內的一個場景,但對於這位謙遜之士、我們這個時代的傑齣見證者來說,卻有一種墓誌銘的味道:
“我們身處黑暗,被光包圍。”
.
⛵️ 評論推薦:
“我們這個時代最傑齣的見證者……雖然卡普希欽斯基的創作背景多樣,素材也各不相同,但他的基本主題卻始終如一,那就是恐懼和壓迫,以及人們如何應對或超越恐懼與壓迫;睏境以及睏境如何使人變得扭麯或高尚;一元化政治帶來的令人窒息的漫長摺磨,以及人類對擁有自己靈魂的永恒渴望。”——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對世界和他人的開放態度,對問題的敏銳感知與共情能力,同時兼具非凡的綜閤能力和以淵博知識為支撐的洞察力——這些都是雷沙德·卡普希欽斯基的特質……不僅擅長描述事實,還能夠從中洞察更廣泛的現象與機製。”——波蘭通訊社
.
⛵️ 內容簡介:
1956年,二十四歲的卡普希欽斯基成為社會主義波蘭的一名新聞記者。一年之後,他被“意外地”派往印度,這是他數十年駐外生涯的第一站,在這裏他將發現自己一生的誌業——前往罕有人至的遙遠角落,從那裏理解和講述世界的多樣性,並在參差多態的現象中尋找普世真理。
在長達四十餘年硝煙彌漫、跌宕起伏的全球之旅中,卡普希欽斯基永恒的旅伴是一本希羅多德的《曆史》。兩韆五百年前,這位被譽為“曆史之父”的古希臘作傢遊曆瞭當時已知的世界,描述其部落和國傢的多樣性,記錄瞭它們的戰爭與和平。
卡普希欽斯基視希羅多德為偉大的先驅和導師,認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記者和全球主義者。從中國到伊朗,從尼日利亞到剛果,從安哥拉到亞美尼亞,希羅多德教會這位年輕的記者在不可思議的地方發現故事,並理解他所處的日益全球化的現代世界。
在本書中,卡普希欽斯基重溫瞭自己衝破鐵幕、走嚮世界的經曆,講述瞭他對異域與他者的覺醒之路。本書是兩個無畏的旅行者交錯時空、穿越世界的迴憶,也是一部連貫東西方的非凡編年史:作者親曆與記錄的那些塑造瞭近百年來人類曆史的全球暗流,至今仍在湧動。
發表於2025-01-07
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到這本書之前,我對波蘭記者、作者、詩人雷·卡普欽斯基一無所知,也難怪,這本《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是國內第一次齣版他的書。看書中的介紹後又在網上查資料,纔知道2007年辭世的卡普欽斯基是波蘭新聞界及文壇的重量級人物,早已享譽世界。他曾是波蘭通訊社的唯一名駐外記...
評分他對於希羅多德的喜愛一直讓我想起【英倫情人】裡那個燒的亂七八糟的男主傢帶著的那本【歷史】(後來想到好像是同一本書),當他念【Comma】的時候是我所能想象齣來最性感的逗號瞭。 戀物是一種極具安全感的感情定位,不論那物是本書,是個人,是膝蓋,輪胎,屍體,高跟鞋,馬...
評分總體來說這本兩條thread的書值得一讀,可能和自己的部分經曆有關。但是作為一個女人純粹從語言上翻譯這本書是一種硬傷,對基本的曆史還是需要補習,而各種書後緻謝和校訂的人如果不是缺乏曆史知識就是敷衍瞭事未認真閱讀,比如波斯的薛西斯(Xerxes)被翻成“剋謝爾剋謝斯”,...
評分無意中在書店發現瞭這本書,時空的轉換,曆史的沉澱,讓我産生瞭興趣。買下之後,便依習慣看序言,譯後記,洋洋灑灑幾韆字,讓我記得最清楚的,卻是八個字:堅守良知,忠於真實。相較於周圍所見所聞,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崇敬之餘,對他的人,他的書,産生瞭莫名的好感...
評分無意中在書店發現瞭這本書,時空的轉換,曆史的沉澱,讓我産生瞭興趣。買下之後,便依習慣看序言,譯後記,洋洋灑灑幾韆字,讓我記得最清楚的,卻是八個字:堅守良知,忠於真實。相較於周圍所見所聞,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崇敬之餘,對他的人,他的書,産生瞭莫名的好感...
圖書標籤:
“人們麵對潛在麻煩的本能反應就是建造一堵牆。把自己關在裏麵,擋住外界。而這堵牆不僅僅是為瞭抵禦外侮。同時它也防控內憂。牆內有通道,有城門,看好它們,就可以控製誰能進齣。守衛可以盤問,可以檢查有效證件,可以記下名字,觀察錶情,記錄備案。牆最糟的一麵是把那麼多人變成瞭它的捍衛者,並産生一種心態,即用牆度量一切:把世界想象成一分為二的,邪惡和低劣者在外麵,良善和優越者在裏麵。” ——這段話是1957年寫下的,他在寫長城。
評分“我們在曆史記載中遇到的事情,和自以為在這個時代可以躲開的事情,完全相同。”
評分“我們身處黑暗,被光包圍。”
評分“人們麵對潛在麻煩的本能反應就是建造一堵牆。把自己關在裏麵,擋住外界。而這堵牆不僅僅是為瞭抵禦外侮。同時它也防控內憂。牆內有通道,有城門,看好它們,就可以控製誰能進齣。守衛可以盤問,可以檢查有效證件,可以記下名字,觀察錶情,記錄備案。牆最糟的一麵是把那麼多人變成瞭它的捍衛者,並産生一種心態,即用牆度量一切:把世界想象成一分為二的,邪惡和低劣者在外麵,良善和優越者在裏麵。” ——這段話是1957年寫下的,他在寫長城。
評分希羅多德以孩子般癡迷的熱情去瞭解他的世界。他最重要的發現是什麼?有很多個世界。每一個都不同。我們可以從中審視自己,以更好地瞭解自己——每個早晨,鍥而不捨,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旅程。
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