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臣】笔不离华人,心不离神州。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大家,柏杨与司马辽太郎最为推崇的“日本中国历史题材第一人”。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1961年以小说《枯草之根》荣获日本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1968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此后开始转向历史小说和随笔创作,著作等身百余种,代表作品有《日本人与中国人》《中国历史风云录》《小说十八史略》《成吉思汗一族》《鸦片战争》《曹操》等。身居海外远观中国史,历史命运带来漂泊感,他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夹缝中经受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以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深入思考历史与未来,让历史成为中日交流的“镜鉴”,赢得广泛赞誉。作品风靡日本四十余年,销量多达两千万册。
【所获主要奖项】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小说界“登龙门”的奖项)、直木文学奖(日本文学最权威奖项)、吉川英治文学奖 (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推理小说最高奖项)、读卖文学奖(日本文坛门类最齐全的奖项)、大佛次郎奖(日本优秀散文作品奖项)、日本艺术院奖(日本文化艺术界最高奖项)
发表于2025-04-05
日本人与中国人——“同文同种”观的危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的确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一些大和与中华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上的微妙的差异。 但很多地方分析过于牵强,从很特殊的例子来分析民族,这种简单类推方式本身就有问题。 我相信物质基础(包括生产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决定了其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质。具体历史事件只是偶然因素,其作用只是...
评分1971年,在日本是昭和四十六年,中国人陈舜臣在日本神户写下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前言。 他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作为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就不得不经常思考中国和日本的问题,攒下不少积累,与诸君共享。对日本和中国的相互理解,如能尽绵薄之力...
评分在平遥的院子里花1小时翻了一遍,有些内容挺有意思,比如从中文和日文语句的主谓宾关系不同,可以看出两种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一种是可以一边思索一边说话,一种是想好了再说,说完了还要再强调一下——立刻想到日剧里的场景,说完一句话再补上“嗯!就是这样”。
评分是我读到的第一本日中文化的比较之作 虽说作者是中国裔 但是日本出生日本成长免不了他以日本人的角度与语气来进行叙述 其实在读到开篇的几篇 我有一种不舒服感 应该就是这个导致的 但是读到后面 其实觉得有些观点自己还是蛮认可的 比如日本人的血统至上与中国的包容性 日本用...
图书标签: 随笔 日本 陈舜臣 历史 日本文化 日本人 文化 中国人
喜欢用心的书。用心起来,随笔还是论文,都无所谓的。中国人注重形式、说服,以文化判定种族,这些东西真的很对。
评分陈舜臣的血统和国籍决定了他看中日历史独到的眼光。
评分成书时间距今比较久远 有些现象确实有 但是很多解释感觉有点扯了
评分成书时间距今比较久远 有些现象确实有 但是很多解释感觉有点扯了
评分很好的剖析.尤其喜欢日本的尊血主义和中国文化至上的比较.
日本人与中国人——“同文同种”观的危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