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林外史

藥林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鄭金生,1946年生於江西南昌,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1978-1981年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現為該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並曾任該所所長。在中醫藥歷史文獻(尤長於中藥學史)研究方麵成果卓著。已發錶論文一百四十餘篇。主持或參與編寫書籍四十餘種,包括主編《海外迴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本草綱目索引》,著《歷代中藥文獻精華》、《中國古代養生》等書,並在《中國本草全書》巨著中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出版者:東大圖書
作者:鄭金生
出品人:
頁數:372
译者:
出版時間:2005-8
價格:NT$2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92794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醫療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彙萃瞭作者多年從事中藥歷史研究的心得,展示瞭中國古代藥學的發展。

簡要清晰地介紹瞭中國古代本草文獻發展的源流、中藥學術主題與學風的演變、中藥炮製的歷史演變等內容,有助於讀者瞭解中藥的歷史全貌,也為學習中醫藥者提供登堂入室的門徑。

作者認為中藥具有很強的社會性,中藥的藥效發現絕非取決醫藥獨傢,也與多種社會因素有關。

特別條理瞭古代社會一波又一波濫服藥物風潮的始末,觸目驚心,並分析瞭追風用藥的社會原因,發人深省。

也涉及瞭中藥功效發現的多種來源、本草與文學和美術的關係、歷代不同的藥王,以及古代濛汗藥等有趣的話題,錶述瞭作者研究中藥學發展的新見解。

本書不僅適閤一般讀者瞭解中藥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某些問題,也可作為中藥學教學研究者的參考。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這是一本從社會、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討中醫藥學發展脈絡的專著。 從古到今,社會上不斷齣現一波又一波時髦的用藥風潮,就像演戲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一齣齣戲的導演並不是醫生,而是不同時代的社會風尚和思潮。坦率地說,曆代本草書記載的共物功效,並不全來自醫生的經驗...

評分

剛纔一看,這書隻賣10元……真是,這也太廉價瞭,寫這麼一本可是頗為不易啊…… 迴到正題,這書剛開始翻看純粹齣於最近聽中醫講座看多瞭,就想多瞭解一番。 最開始的幾十頁,講什麼學術學風,讓我一陣頭疼,該不會是學術著作吧……於是想早點結束看完,就草草翻過都沒什麼大興...  

評分

剛纔一看,這書隻賣10元……真是,這也太廉價瞭,寫這麼一本可是頗為不易啊…… 迴到正題,這書剛開始翻看純粹齣於最近聽中醫講座看多瞭,就想多瞭解一番。 最開始的幾十頁,講什麼學術學風,讓我一陣頭疼,該不會是學術著作吧……於是想早點結束看完,就草草翻過都沒什麼大興...  

評分

《說文解字》對“藥”的定義是“藥,治病草。”這個解釋顯然是來於神農的偉大功績。 中藥是神農發明或者說發現的。可是,神農嘗百草,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為瞭尋“藥”,而是為瞭找“食”。最初的說法是“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  

評分

這是一本從社會、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討中醫藥學發展脈絡的專著。 從古到今,社會上不斷齣現一波又一波時髦的用藥風潮,就像演戲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一齣齣戲的導演並不是醫生,而是不同時代的社會風尚和思潮。坦率地說,曆代本草書記載的共物功效,並不全來自醫生的經驗...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