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乡村道德秩序演进的动力
1.1 经济动力:重构现代经济伦理
1.2 政治动力:国家(政党)进入乡土社会的前提
1.3 社会动力:集体行动的逻辑
1.4 文化动力:构建现代理性的惯性冲动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前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结构与功能
2.1 超现实的道德“终极力量”
2.1.1 超自然想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2.1.2 世俗与超自然的时空转换设计
2.2 神秘的道德符号体系
2.2.1 话语符号
2.2.2 道德审美符号
2.2.3 偶像符号
2.3 复杂的道德教化体系
2.3.1 教化空间
2.3.2 教化仪式
第3章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解构
3.1 共同记忆的中断
3.1.1 解构道德的记忆符号
3.1.2 封存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内容
3.1.3 挤压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空间
3.1.4 对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相关人物的控制
3.2 空间与仪式的废弃
3.2.1 自然消亡
3.2.2 强制消亡
3.3 解构的路径安排
3.3.1 激发民众对传统乡村道德观念与秩序的自觉否定和抵抗
3.3.2 道德谴责运动
第4章 中国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瓦解与再造
4.1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生成机制
4.1.1 世袭
4.1.2 考试选拔
4.2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生成机制的瓦解
4.2.1 中断道德权威与精英的遗传与继承机制
4.2.2 瓦解道德权威与精英的选拔与培育机制
4.3 现代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再造
4.3.1 委派道德权威与精英
4.3.2 扶持新的道德权威与精英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教符号的重建
5.1 以毛泽东为旗帜:新道德符号的时代标志
5.2 置换与更新:新道德话语符号的重建
5.2.1 置换传统道德话语符号的内容
5.2.2 重建道德话语符号的创新途径
5.2.3 更新道德话语符号的表达方式
5.3 服饰:新道德审美符号的革命性转变
5.3.1 服饰符号的制造由家庭手工业转化为社会化大工业
5.3.2 形式上由纷繁多样向简单统一转化
5.3.3 服饰符号的象征意义的多重特征
第6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教化体系的重构
6.1 道德教化空间的重构
6.1.1 生产性道德教化空间
6.1.2 集会性道德教化空间
6.1.3 娱乐性道德教化空间
6.2 道德教化仪式的再造
6.2.1 宣誓与拥护
6.2.2 道德教化运动
第7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容和特征
7.1 美好的将来:道德实践的终极动力
7.2 阶级忠诚代替家族忠诚
7.3 行政空间代替家族一村落空间
7.3.1 家族型道德空间的解体
7.3.2 自然村落型道德空间的分割
7.3.3 行政控制空间的边界划定标准
7.4 控制型道德范式代替自治型道德范式
7.4.1 控制型道德范式的前提与条件
7.4.2 控制型道德秩序的表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