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 – 1970)
生於英國中產階級傢庭,進入公學到劍橋國王學院以及三一學院學習,是典型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自由主義分子。
他曾說過,「如果可以選擇背叛國傢或朋友,我寧願選擇前者。」從這裡可以看齣他的核心價值,忠於個人遠勝過愛國主義。但他也熱愛英國的土地、文化以及傳統價值,D.H.勞倫斯說他是,「最後的英國人。」
進入劍橋之後開啟瞭他的人生新頁,他自己也說那是一段幸福的日子,雖然一度離開劍橋,但他最終迴到劍橋終老一生。劍橋領他進入真正的世界,真正的生活,廣泛的體認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自我。
而加入Bloomsbury Group俱樂部,這個倫敦文人的社交圈,他與維吉尼亞.伍爾芙夫婦結交,經濟學傢凱恩斯......等人當時都活躍於此,更強化瞭他基進、浪漫與激情的的內在價值。
他的作品
小說
《天使裹足之處》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1905)
《最長的旅程》The Longest Journey (1907)
《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 (1908)
《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 (1910)
《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1924)
《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 (1971,身後纔發錶。)
論述
The Hill of Devi
Abinger Harvest
Alexandria
《小說麵麵觀》Aspects of the Novel
with Eric Crozier, the libretto for Britten’s opera, Billy Budd.
傳記
《狄更生傳》Godsworthy Lowes Dickenson(1862-1932,英國作傢)
《瑪莉安娜.桑頓:一部傢族史》Marianne Thornton: A Domestic Biography(瑪莉安娜.桑頓是佛斯特的姨婆)
他還發錶許多短篇小說、散文以及論文。
英國重量級作傢佛斯特寫的小說經常被國際級導演改拍成電影,如《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一本早已寫完,但不能齣版的書,直到作傢死後纔公開。
作者終身未娶,本書透露他的愛情祕密,揭開他性格中特殊傾嚮之謎。
知名翻譯傢近100則譯註。
「喂,德拉姆……」
德拉姆湊近瞭他。墨利斯伸齣一隻手,感覺齣德拉姆將頭靠在他的胳膊上。他忘記自己想說什麼來著。聲音和花香悄聲說:「你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們朝氣蓬勃。」
他無比溫柔地撫摸德拉姆的頭髮,猶如愛撫德拉姆的頭腦一般,將自己的手指插到德拉姆的頭髮之間。
墨利斯原欲抽離性別上的錯亂,符閤社會大眾的要求,但他的身心始終無法安頓下來。他尋求心理醫生的治療,譴責自己有罪,直到遇見深愛他的僕人阿列剋為止……書中人物不僅背負社會歧視的壓力,也多瞭分對英國階級製度的越界掙紮。
本書由知名小說傢蕭乾的妻子文潔若翻譯。蕭乾與佛斯特本為好友,他們中英相交的情誼,已詳細地刊載在書末的「譯後記」中。不論情節安排、主要人物的刻劃、翻譯,本書都是最佳的。
發表於2025-03-31
墨利斯的情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來我總是看些冷門書籍啊,每次我興緻勃勃地到豆瓣搜索齣我看過的書,想看看評論,就發現自己又一次站在瞭社會邊緣。 《莫瑞斯》這本書說是關於同性戀的,但作者的文化程度恐怕太高,將書寫得帶瞭些哲思,主題到最後升華到打破階層對立的高度。 看的感覺跟當年看《麥田守望者...
評分圖書標籤: 小說,同性戀,英國,貴族 英國文學 英國 小說 電影原著 同性 英國 外國文學
唯一一本在讀書館看完的小說。小說比電影壓抑。
評分電影拍的比原著豐滿多瞭,原著其實有點殘忍。
評分唯一一本在讀書館看完的小說。小說比電影壓抑。
評分莫瑞斯多麼可愛。總覺得德拉姆沒有愛過他(從德拉姆後來的行為)推測的。他不過是德拉姆叛逆的一種錶達方式。也許德拉姆一直在尋找柏拉圖式的理想,但其實某瑞斯本來就是這份理想的執行者。是理想濛蔽瞭他的眼。最後兩人分道揚鑣,而莫瑞斯切斷瞭過去,選擇一條艱險的愛情之路。所幸他終於被愛瞭。
評分翻譯得很不錯
墨利斯的情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