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瑪·伯格曼 Ingmar Bergman,瑞典電影和戲劇導演、作傢和編劇。1918年7月14日齣生於烏普薩拉,2007年7月30日在法羅島與世長辭。
伯格曼無疑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屬於那一小群獨特的導演中的一員——費裏尼、安東尼奧尼、塔可夫斯基——他們的 姓氏已成為一個標誌,而無需名字的陪襯。伯格曼執導、寫作過60餘部電影和170餘部戲劇,撰寫過百餘部書籍和文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電影《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麵》,以及自傳《魔燈》。
伯格曼的許多作品均圍繞一個中心主題不斷變奏:失衡的傢庭,失敗的藝術傢和上帝的缺席正是我們集體性溝通無能的錶現。藝術傢的私生活與工作間的關係,在伯格曼這裏是混亂而迷人的。在無數的訪談、藝術作品,特彆是在自傳《魔燈》中,伯格曼則不斷強調童年對於他藝術觀形成的重要性。莎士比亞、莫裏哀、易蔔生和斯特林堡對於伯格曼有著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止於戲劇,更浸透瞭他整體的藝術生涯。
發表於2025-04-09
Laterna magica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瞭伯格曼和他的島的紀錄片,不忍叫他老人,他的眼神讓他老去的身體停滯瞭。愛上瞭他的眼睛 然後收到瞭這本自傳 他的小時候,他的傢人,如果喜歡他的電影,最好買來這本書看看,會更讓人著迷。這個八歲就會因為一颱攝影機而嚎啕大哭的孩子
評分很多年前,有個朋友讓我去讀一本書,說那書寫得好。那本書就是 英格瑪·伯格曼 的自傳《 魔燈 》。我去西四的電影書店買瞭一本,讀瞭,然後,開始尋找伯格曼的電影來看。在此之前,我曾經讀過一些伯格曼的電影劇本,知道那些電影大概在說些什麼,但是文字的力量有時候真的抵不...
評分《魔燈》 讓我認識瞭伯格曼,這是不同於光影和鏡頭敘述的另一個角度。迴憶和文字的緩緩流淌也會具有一種直接的力量。 如今,英格瑪·伯格曼剛剛離開人世。 雖然我看不懂《第七封印》,雖然我沒有看過《喊叫與耳語》,沒有看過《假麵》,也沒有看過《野草莓》,僅僅他的文字,...
評分破曉時刻我尋覓之友 汝在何方? 夜幕降臨,其蹤難覓 吾焦慮之心覓得其跡 花開之地,吾見其跡 其愛彌漫於空氣 其聲得開於夏風 《野草莓》 愛隻是性欲的另一種說法,隻是欲望加上無休止的謊言和欺騙。 愛是最可怕的瘟疫 如果沉溺其中或許會有歡樂,但是稍縱即逝。 隻有少數幾個傻...
評分帶著電影看完《魔燈》瞭,這樣的鏡頭在腦海裏深深的印上瞭標記: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自己的懷錶沒有指針,教堂上的時鍾也一樣沒有指針,街角背對著麵站著一個男人,當你靠近他時,他轉過身,顯示一張皺成一團的臉,同時他跌倒在地上並化成一攤水,這時街道的拐彎處跑來一輛載...
圖書標籤: IngmarBergman 法國藝術史 待讀 導演@Ingmar_Bergman 導演 français film *******Folio*******
Laterna magica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