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在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0年,他与李银河结婚。
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被当局查禁,甚至不准在国营的新华书店摆卖,可是却受广大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赞赏。
事实上,《黄金时代》在个体户书摊上已经售出六万多册,并且出版了台湾版和香港版,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留学生偶一露面总会造成排队阅读的局面。”至于他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
《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第4卷):红拂夜奔(终结版)》讲述了: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小说,《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第4卷):红拂夜奔(终结版)》就是为他们而写。从出生到去世,涵盖王小波一生的照片,李银河独家授权《王小波全集》终结版。
红拂的本名叫做张出尘。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居然让我想到了爱莲说。 我喜欢红拂,不仅仅是因为她那场闻名古今的夜奔。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一见钟情,为爱痴狂过。只是那样的激情到底能闪耀多久?我宁愿相信故事里说红拂是为夫殉葬,或许这样的红拂才真正的出尘了。 ...
评分之所以不把题目命名为人们所熟知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是因为无论是风尘三侠里面的哪一个,还是他们加起来,都不能算是宏大叙事,所以就无法道出罗曼蒂克消亡的全貌,他们只能算作历史的一个横截面——这里的罗曼蒂克,并非“浪漫”之意,而是“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
评分最近只看书,所以博客只有书评可写。 再拿起王小波,是很需要心理建设的事情,小时候,压根就没看懂。觉得他满嘴胡诌,不说人话,尽打诳语。所以他在我心目中有很恶劣的印象,就算万千文艺大咖小卒都誉他为神,我常常只默默不开腔。虚荣心令我不能宣布我其实就没看懂过...
评分继续说王小波和他的《红拂夜奔》。 今日终于读完了《红拂夜奔》。这本书其实读起来很愉快,但是读到最后就很不痛快。不是什么不好,而是最后书里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很愉快,而我也看到,作者其实到最后也不是很愉快。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
评分说实话,没读懂内涵。
评分不仅要聪明的活着,还要学会装傻,在寻找有趣的漫漫道路上,处处都是现实逼迫下的无趣。
评分没看完...
评分书是本好书,可这个出版社太不靠谱了
评分与短篇不同,更突显王二与书中人物的结合, 都是“人瑞”。怪诞的生活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