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觉醒

设计的觉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中一光,日本设计协会、 AGI( 国际平面设计协会 ) 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作为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屈指可数的灵魂人物之一,田中一光推动着日本设计从启蒙走向成熟,并培养了一批如原研哉、横尾忠则、浅叶克己、松永真、佐藤晃一等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中坚力量。田中一光深爱设计这一“幕后的工作”,他耀眼的才华,独具魅力的人格,以及对设计的一生执著,使他成为一代日本设计师心中的伟大榜样与精神领袖。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田中一光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20
译者:朱锷
出版时间:2009.10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909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设计 
  • 田中一光 
  • 日本 
  • 艺术 
  • 设计的觉醒 
  • DESIGN 
  • 文化 
  • 设计读本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与其说我很喜欢这本书不如说我喜欢田中一光。 这个人,生于1930,卒于2002,一生未婚,献身艺术。假如你不知道他,你只需要知道无印良品即可,他可是创造设计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核心人物。 这本书其实是田中一光的报刊约稿的一本选集,虽然发表时间不一,涉及题材话题也不一...  

评分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我们内心意识的觉醒,它带来对外的觉醒. 后人的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著名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这样谈论田中一光:“我在学习平面设计时,田中一光已经是像神一样存在的人了,他的作品也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评分

陆续读了一个来月,文笔是很优美的,可能吃惯了大鱼大肉,碰到这么细腻的文章有些不习惯。 读到最后,知道他是单身一生的,真是纯粹。戏剧、爵士乐、舞蹈、烧菜,已经分不清他的爱好和他的工作了。 感触最深的是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学习,植根于传统。日本的传统...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你爱MUJI理念,你不得不读。读了之后,不得不感触原来你所领悟的只是那么的浅显和片面。

评分

太小清新的书了 没什么意思 坐车一会儿就翻完了……

评分

均为田中先生20年前的文字,320页的一本书只有200多页是田中一光所写,剩下100多页是其介绍。确切的说应该叫日本的设计的觉醒。

评分

太棒了 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评分

田中一光的随笔专栏大集合吧?前面三分之一还在将设计,中间就完全聊日本各种文化风俗,后面三分之一是朱鄂写的关于田中一光的生平简介,我真的很想好好读完,但越到后面我是真的读不下去,我对于读书一贯都坚持兴趣第一,读不下去的,即便是要考试的教材我也无法认真看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