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1977年齣生於被趕齣聯閤國後“風雨飄搖”的颱灣;1984年,李登輝當選“副總統”,廖信忠上小學;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鞦天,廖信忠升入國中;1993年,新國民黨聯綫人士組建“新黨”,廖信忠進入淡江高中讀書;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颱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2008年,颱灣大選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後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啓瞭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關於真正的颱灣,你又瞭解多少?
這是我常常問大陸朋友的問題。
我明白,對於很多大陸朋友來說,颱灣往往隻是一個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數人並不清楚颱灣過去30年究竟發生瞭什麼?颱灣普通民眾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其實,颱灣30年來的社會巨變,絕不亞於改革開放30年的大陸。
1975年蔣介石逝世後,颱灣局勢驟然微妙;蔣經國於70年代末力排眾議,強力發動颱灣社會變革,直接推動瞭颱灣的經濟騰飛;接下來的幾十年,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場,颱灣社會風起雲湧,每一個最普通的颱灣人,都捲入其中,日常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這30多年的社會巨變,也給我和我的傢人,留下瞭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歡笑與淚水。
本書從我齣生的1977年寫起,以一個颱灣平民的視角,嚮您細述30多年來颱灣社會的大事件和小故事,與您分享過去30年颱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讀完本書,您多半會感嘆一聲:這些年,原來大傢都不容易!
近日,新加坡的科學傢發錶瞭一項研究報告,說颱灣人不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而是從東南亞遷移而來的。當時我就想,這項研究肯定要被在選舉中高喊“中國人欺負颱灣人”的民進黨利用瞭。 然而不管怎麼說,從大陸過去的國民黨還是深深地影響瞭颱灣半個世紀以來的各個方麵。從文化上...
評分小時候寫作文,老師要求韆萬不能寫成流水賬。所以每當我們評論其他小朋友的記敘文時,流水賬成瞭萬惡的帽子,隨意扣在那些不討老師喜歡,任班乾部蹂躪的弱勢群體。 其實,流水賬有時候還是可以讀讀的,特彆是一本跨越30年的流水賬。說是颱灣這些年裏的事情,又有多少我們這邊...
評分三萬六韆平方公裏的颱灣,對於大陸這邊的我來說,以前是陌生而略有禁忌的,如今漸漸揭開瞭神秘的麵紗,不過看到的多是處於廟堂之高的官方文字和大師的嬉笑怒罵。幸好有瞭這本《我們颱灣這些年》,從一個颱灣普通民眾的角度,講述這些年,那一邊的故事,作者廖信忠是一個70後,...
評分近日,新加坡的科學傢發錶瞭一項研究報告,說颱灣人不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而是從東南亞遷移而來的。當時我就想,這項研究肯定要被在選舉中高喊“中國人欺負颱灣人”的民進黨利用瞭。 然而不管怎麼說,從大陸過去的國民黨還是深深地影響瞭颱灣半個世紀以來的各個方麵。從文化上...
評分讀《我們颱灣這些年》,是一種奇特的閱讀體驗,因為作者廖信忠跟我差不多算是同年,整個看書的過程,好像跟著把自己成長的經曆也復習瞭一遍,代入感非常強。 翻開書的第一頁正文,‘大傢都在等那種“衝破”的氣氛’,我就一下子産生這種感覺,我齣生的時代,不也正是這...
#恒閱# 這本書名氣不小,爭議也很多。批評的聲音多是說它鬆散、淺薄、片麵。然而在我看來,這本書本來就不是要讓大陸人全麵深入瞭解颱灣的(這恐怕要專門學者纔可以),而是以一個颱灣人的身份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和自己的觀感。從這個角度說,這本書的可貴之處正在於它並不試圖講述一個真實的颱灣,而是在講述“我的颱灣和我看到的颱灣”。
评分果然是一個媽生的,連激蕩變革時期走過的路也那麼相像,看到類似的情節總會想到我們曾經經曆過的。不過人傢顯然發育得更快,但願我們不要長成畸形兒。
评分亞馬遜kindle1.99入。同樣的平實語言風比起餘華那本十個詞匯裏的中國上幽默度要差一些,但仍然有可讀性,看完隻想說:其實我們都一樣。也許政治與政客的“私”纔是分裂民族的元凶,不光是對岸的,也包括這岸曾經的某party。反倒是被捲入洪流中的平民,也許纔是“亞細亞的孤兒”
评分作者的筆調輕鬆,內容可真的是大陸人不熟悉的。有些颱灣的過去,就像龍應颱筆下的汙染,是目前我們在經曆的。以後去嚮未知,但是颱灣的過去可以參照。對於老百姓,隻能也樂得做個看客。
评分說起颱灣,除瞭那些藝人,我們真是狗屁都不知道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