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洛丽塔》,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 亨伯特先生的语言战争 那是两个文人之间的一场默默无声、软弱无力、没有任何章法的扭打,其中一个被毒品完全弄垮了身体,另一个患有心脏病,而且杜松子酒喝得太多。 ——《洛...
评分小时候总搞不懂为什么欧美人总跟对待孩童的性虐待过不去。十年前有部著名的影片叫《沉睡者》,讲的就是受虐待男童长大复仇的事,几个月前爆发了爱尔兰教会长期虐待男童的丑闻,后来好像也没什么结果。关于女童的例子也不少,在美国似乎尤其多。正面的例子也发生在西方传统里,...
评分我是先看了洛丽塔的电影才去看书的。 电影有两版,一版是黑白的,一版是彩色的,彩色那一版非常之能摸到名著的主题,而且真的能表达出那种爱情。 我真不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没有发育好的十来岁的孩子,七到十二岁,能有什么爱情可言。 但那确实是爱情啊!他为了这个...
评分以前虽然说起过于晓丹译的《洛丽塔》,但是我得惭愧地说当时还没看过,只是对库布力克导演的电影有深刻印象,这次终于补上了这一课,看了于晓丹的译本。 上次说起时还犯了一个错,以为于晓丹是《洛丽塔》的第一个中文译者,实际是黄建人教授,前不久在中山图书馆发现黄教授的...
评分洛丽塔:从小仙女到小女人 赵松 如果你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为了接近并占有一个少女,娶了她的母亲为妻,并多少有些间接地造成了这位可怜的女人的意外车祸死亡,然后他带着这个少女四处游走,还跟她发生了关系,他深深地迷恋着她,最后又为了她杀了另...
我的洛丽塔似乎居然是这个版本的。
评分阅,还好。
评分阅,还好。
评分我的洛丽塔似乎居然是这个版本的。
评分我的洛丽塔似乎居然是这个版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