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1954年生于北京,16岁进首钢当铆工,18岁参军,参加建设湖北襄樊到重庆的襄渝铁路和新疆的南疆铁路,受到过6次嘉奖。在军队里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开始,在北京朝阳职工大学日语系学习。1984年,在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工作。之后,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工作。后来,到日本留学。1997年回国,出版《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获得由中国政府相关文化机构颁发的中国图书奖、优秀图书奖。2005年,出版图书《最后一批人》。
多年来。方军致力于采访亲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批人”:老八路、老新四军、国民党抗战将士、侵华日军老兵、被日军强掳的劳工、强掳为性奴隶的老妇、当年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东北抗联战士、美国援华飞行员等老人。方军认为,亲历中日15年战争的最后一批人,就是战争巨著的最后一页,亲历者自然消亡了,这本巨著就放回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文库之中了。
发表于2025-02-25
我认识的鬼子兵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作者在日本留学跑外卖时,接触到一批侵华日本老兵,并记录下他们的若干回忆。 是我读到过的最有震撼力的抗战书籍之一。。。
评分高中看过的一本书,当时和小音子一起买的,在学校旁边的精华书店。书很好看,当时看得我热血沸腾,激情万分,胸中荡漾是仇和恨。这么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记得?.....
评分 评分高中时我还是根红苗正的少年,整日以阅读《读者》成为陶冶情操的出发点,上面节选过方军《我认识的鬼子兵》里无知少女的片段,读到“如果有东京大屠杀的话,我首先要干掉你”时热血沸腾,吾国好男儿啊。夜晚踱步光合作用时,看到《我认识的鬼子兵》时,顿时买了下来,重温少时...
评分闲暇时总是喜欢阅读些军事政治和国情的网文,因为我没有电视,又被网速限制得不得看网络电视。只能通过平面信息了解些一二。最常上的就是西路军事论坛,前天看到“成本华”的照片,以及一位作者对成本华身世的追寻;虽然最后无果,不过这种触动已经足够刻骨铭心。 看到被蹂躏...
图书标签: 历史 日本 战争 方军 纪实类 鬼子兵 独特角度 中日
《我认识的鬼子兵》内容简介:当新世纪的曙光就在我们面前时,许多侵华日本士兵的生命也快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了。他们回味侵华战争的血腥吗?他们忏悔自己的罪恶吗?他们思考对未来的和平贡献力量吗?他们要把侵略他国时所犯下的罪恶悄悄带进坟墓而不警示后人了吗?在连老鬼子本人都不忏悔的情况下,他们的子女会很好地认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罪恶以及他们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吗?这正是我想知道的。我在日本留学6年,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采访了十几位侵华老日本兵。借助他们自己的言谈,他们的日记,他们提供的战争期间的照片,他们从中国劫掠去的文物,向世人揭示他们今天的内心世界。
我正是抱着这种意图,拿起笨拙的笔,写出这本《我认识的鬼子兵》。
读的是coay的阉割版,到山西遗梦就结束了。 日本老兵是可悲的,但同时又是幸福的。 可悲是当时侵华的日军抛家远征,很多都还未成年,或者又是新婚不久,最好的年华时光扔给了战争。他们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对中国造成如此深重的灾难,他们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幸福的是在日本对于这些老兵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在老年不会为养老所困难,虽然这对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讲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说,但是相对比起国内那些曾经参加抗战的老兵来讲是无法企及的, 多年过去,我们又将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审视这段过去?
评分主要看里面的回忆部分,作者的论点姑妄听之。
评分记录一份真实吧。 文笔一般是其次,主要是那种情绪不大舒服。不如萨苏
评分高中时爸爸借来给我看的,里面的照片吓死人,包括对鬼子兵的态度也与我之前的认知不同,我从没看到这样让我不舒服的书。
评分读的是coay的阉割版,到山西遗梦就结束了。 日本老兵是可悲的,但同时又是幸福的。 可悲是当时侵华的日军抛家远征,很多都还未成年,或者又是新婚不久,最好的年华时光扔给了战争。他们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对中国造成如此深重的灾难,他们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幸福的是在日本对于这些老兵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在老年不会为养老所困难,虽然这对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讲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说,但是相对比起国内那些曾经参加抗战的老兵来讲是无法企及的, 多年过去,我们又将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审视这段过去?
我认识的鬼子兵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