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嫱,居住在北京的台湾人。台湾政治大学本科,美国波士顿大学硕士,北京清华大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棱聚商务咨询创意总监。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及咨询工作,拍摄记录片,研究流行文化,专注于偶像崇拜与粉丝文化研究。自称“文化买办”,“有机知识分子”,文化产业网站(www.wenhuaindustry.cn)创办人。
发表于2024-12-27
宝岛眷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说起眷村 就想起以前我拍的牯岭街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23686562/
评分作为眷村的第二代,其中4个作者是社会学博士毕业~~还有一个是社会学系一年级~~亚当斯那个怎么说的,早在我们选择这个专业之前就已经注定了~~
评分从JOYO上收到的书从第81页开始到第97页缺失,代之以重复的第33页至第48页; 全书很多文章内容空泛,居高临下,无具体生动的描写,时代背景N次重复介绍; 第140页赫然写着“在国共战争时期,四爷爷是情报头子戴笠的手下”,第142页写道“四爷爷跟着国民政府来到台湾之后,隹在高...
评分看到《宝岛眷村》在大陆出版,百感交集,《宝岛眷村》所呈现的,是大时代的烙印、权力与光阴的刻痕;作为本书的主编,回流大陆的外省第二代,我想呈现的,是动荡时代中时空断裂的延续,上一代浓浓乡愁中提炼出的新生命,还有离散家族冥冥中世代传承的庇荫。在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评分不知什么时候听过眷村这个词,但无疑是在影视作品中,或许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吧。后来模模糊糊知道眷村的含义,这让我想起2005年左右唯一谋面,现居台北的二舅公。 他是国民党老兵,籍贯宁波,妻子是台湾当地人,和本书中很多退居台湾的老兵似乎有着相同的经历。但我不...
图书标签: 台湾 历史 眷村文化 眷村 文化 宝岛眷村 张嫱 兩岸
1949年,一百多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六十年来,他们心中带着重返大陆的期望,在眷村从暂时落脚到落地生根,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人乃至第三代。而眷村,也从暂居之所,逐渐变为故乡。
六十年,一甲子的光阴,有太多可以记述,也有太多可以遗忘。不管记忆或忘却,历史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故事。差别只在,有些故事波涛汹涌如大江大海,有些故事缓慢清淡如小溪小流。
于是,我们邀请了15位不同领域、不同世代的人物,细细诉说眷村的一切。他们是朱天心、赖声川、王伟忠、张茂桂、毛训容、李俊贤等。他们就像15台照相机,在深浅不一的聚焦中,呈现出一幅幅即将消逝的眷村图景:眷村的形成、眷村的现状、眷村的凋零和保存、眷村文学、眷村爱情、眷村女性、眷村美食、黑帮少年、寻根之旅、家族变迁、眷村方言……所有的叙述,都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
眷村,见证了台湾六十年的发展,也承载了两岸六十年的情感与记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家
评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有谁能记住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在生命的某一段或某一刻,我们都会对眷村荣民的被遗忘被遗弃感同身受。但台湾对待眷村的态度,我想台湾是有未来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记住有多少光环,而在于不忘有多少伤疤。
评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终其一生,牢记着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址;他们在清明节的时候,没有祖先的坟头可以恸哭;他们在两鬓斑白之际,第二次辞别了自己的故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缅怀着回忆,寻找着“我是谁”的答案;他们从一处放飞,天涯四散时想念着不再的家园;他们的故乡在大陆,家却在台湾。
评分家国历史的儿女情长。解读一个民族的迁移和发展,最终还是投射到这些最细微也是最渺小的家庭身上。推荐。以上。
评分记得有次听作者讲座,其中有句说"在爷爷奶奶眼里,老家东北的一切都是好的"。
宝岛眷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