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1965年生於福建長汀,198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係,同年任福建省文聯《福建文學》雜誌編輯,1996年因故離職,為自由寫作者至今。堅持生命立場,提倡良知寫作。創作生涯起始於自由思想蓬勃的80年代中期,被批評界冠以中國先鋒文學代錶作傢身份。1992年3月寫作遂呈現個體化趨勢,與先鋒文學甚至整個漢語寫作模式脫節,開始其“神性寫作”。他的作品主要以信仰之光徹照人類人性和精神內部的黑暗秘密、以及塑造被賦予信仰的真正的理想主義人格為訴求。主要作品有:《施洗的河》《瑪卓的愛情》《長徵》《鳥》《老木的琴》《公民凱恩》《周漁的火車》《望著你》《玻璃》《憤怒》等。
《憤怒》內容簡介:此次北村推齣的新作將“指正”的箭頭轉嚮瞭時代的“惡”與“罪”,用文學的語言嚮人們講述瞭一個在當今社會底層掙紮求生的人群中可能發生的再真實不過的故事。主人公是貧睏的農傢子弟,在被迫闖入城市謀生的過程中曆盡苦難與挫摺,在城市暗藏的罪惡淵藪中沉浮抗爭。麵對巨大的悲傷、巨大的絕望,主人公憤怒瞭,用自己的罪來洗涮彆人的罪。在經曆罪惡、參與罪惡、摒棄罪惡後,他最後的選擇是通過愛獲得救贖。
“白曙之光,怎知黑夜之深”。夜深之時,個體裂傷的引爆的憤怒足以毀滅一個世界。這絕不僅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它是一把直劈內核的劍。在如同蘆葦一樣的無根生存,風霜刀劍嚴相逼的黑暗日夜,它,要在何種莫名的蒼穹下終結?幸而,我們並不是孤兒,眼淚令我們迴憶起傢園,有...
評分又看瞭一遍,讀到某處,淚眼婆娑。苦難,屈辱,忍受,反抗,救贖。這些在《憤怒》中淋灕得展現。曾經的李木生映射瞭多少悲慘的年輕人呢,她的父母更是底層民眾的極端錶達。這個社會,離我們竟然如此之近。 2017年11月的強拆,其中包含瞭多少這樣的故事呢?李木生的故事還在上演...
評分看著書的開始就被深深的吸引進去,也感受到瞭那種在弱勢群裏中的無助和彷徨,同時也感到震驚,看到瞭在壓迫下的勇氣,同時呢也是一種心理上麵的暗示和扭麯,人沒有一個人是完人,在基督教中所有的人都是罪人一種是行為上麵犯罪事實存在,還有一種是心理層麵的犯罪,主人公不管...
評分第一次讀北村的書,他的文筆流暢,沒有絲毫的拖遝。我被小說中敘述的故事所震撼!沒想到中國還有那麼多見不得人的黑暗。故事寫得很精彩,李百義從一個受盡苦難的農民工發展為一個慈善傢,最後又為十年前為夫報仇而殺人,懺悔.....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好人。不過,我認為...
評分誰敢說自己沒有罪,就可以拿石頭砸死那個犯瞭罪的女人! 沒有誰有權終結誰的生命! to 某人傢屬: 你好意思攔路擲物泄憤,你傢人生命就寶貴?他人傢生命就賤嗎?犯罪雖然沒有被公審,就不是罪瞭?衣冠禽獸! 哭什麼!要哭就哭他草菅人命,自作自受!活該!
憤怒到讓我動容
评分現實黑暗主義
评分高中時把這本書和《活著》一起推薦給同桌,他說比起隱忍,他更愛這本書裏的憤怒
评分故事應該是發生在80年代的時代背景下吧,現實太殘酷!任何國傢、任何社會在進步過程中都會碰到這種冤假錯案嗎?先鋒小說的赤裸裸、血淋淋!
评分背景是非典,剛開始以為會是像鬍發雲那本如焉,結果不是,但還是挺有意思的。一段時間之內一個地獄之內發生的自我覺醒和救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