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麟(1905—1942),字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出众,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被吴宓称为“梁任公第二”;梁启超首次与他相见,也赞叹为“天才”。他先后在《学衡》、《清华学报》、《东方杂志》、《燕京学报》、《文史杂志》、《国闻周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和学术短文40多篇,深得当时史学界称赞。1929年,张荫麟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回清华大学任教。
本书是他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只写到东汉建立为止,全书没有累赘冗烦的引文考证,不故作深奥高奇,史事都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如行云流水,可令读者享受到一口气渎完不觉其累的爽悦。
发表于2025-02-10
中国史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史纲》,张荫麟(1905—1942)著,中华书局2009年5月出版。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的一生所留下的唯一专著,名为《中国史纲》,实则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全书内容起于商代(即当时所知的有确切考古文字记录的最早年代),止于东汉初期,跨度约一千六百年...
评分去岁,通阅《春秋左氏传》凡三遍,于先秦史甚有兴趣。年前,曾购得鄞县童书业先生撰《春秋史》一部,前二日悉心精读,受益匪浅。又于学校图书馆借阅近世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遗作《中国史纲》,耗一昼之功而竟全书,偶然发现张氏《中国史纲》战国前之史事与童氏《春秋史》部分...
评分“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 这是印在本书封底的王家范的句子。好书,封底的句子永远都是最合适的评价或是最精华的内容。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有好多个版本,个人最喜欢的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评分自己读书妄称20多年,历史类的图书、杂七杂八的文学评论和零星的历史研究文章也可厚着脸皮说读了一些,却似乎未曾对“张荫麟”三个字有太多印象,直至一阅《中国史纲》。 不知是后来者有“重生轻死”的习惯,还是原本就因为知音难觅。张荫麟,一代史学奇才,静静地隐没...
评分王家範先生作的前言,共25頁,介紹十分詳細,鏈接如下: http://www.zisi.net/htm/xzwj/wjfwj/2005-12-15-34612.htm 再贅言我感覺到的幾個特點 1. 語言十分流暢,連貫,讓人讀起來一氣呵成,欲罷不能。的確如自序所說:“以說故事的方式出之”,為全書講史的特點。其友說“...
图书标签: 历史 文学 史学 中国
《中国史纲》内容简介:作者写此书时所悬鹄的如下:(1)融会前人研究结果和作者玩索所得以说故事的方式出之,不参人考证,不引用或采用前人叙述的成文即原始文件的载录亦力求节省;(2)选择少数的节目为主题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的大事,只概略地涉及以为背景;(3)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兼顾并详。至于实际成就与所悬鹄的之间,有多少距离,只好付之读者的判断了。
这部书原不是作者创意要写的。创意要他写这部书并且给他以写这部书的机会的是傅孟真先生和钱乙藜先生。住在昆明,黄子坚先生孙毓棠先生曾费心谋刊印此书而未成。比来遵义,张晓峰先生主国立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为石印五百册以广其传。
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而且很多观点结论都于史有凭,可惜的是全书只论述到了东汉就截止了。
评分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而且很多观点结论都于史有凭,可惜的是全书只论述到了东汉就截止了。
评分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而且很多观点结论都于史有凭,可惜的是全书只论述到了东汉就截止了。
评分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而且很多观点结论都于史有凭,可惜的是全书只论述到了东汉就截止了。
评分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而且很多观点结论都于史有凭,可惜的是全书只论述到了东汉就截止了。
中国史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