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1723-1790):生於蘇格蘭,青年時期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任哲學教授期間,發錶瞭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為他在學術界贏得瞭聲譽。他發錶於1776年的《論國民與國傢的財富》使他終於享有榮譽和愛戴。他於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The 250th-anniversary edition of the influential treatis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has shaped leaders from Bill Gates to Barack Obama
Best known for his revolutionary free-market economics treatise The Wealth of Nations , Adam Smith was first and foremost a moral philosopher. In his first book,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 he investigated the flip side of economic self-interest: the interest of the greater good. Smith's classic work advances ideas about conscience, moral judgment, and virtue that have taken on renewed importance in business and politics.
師傅說,娃不笨,就是內涵還需加深。 不喜歡浮躁的狀態,雖然經常這樣子。年齡越增長越趨嚮於沉靜下來,不再喜歡瘋瘋癲癲。以前浪費瞭很多的時間,是個開心的小人兒,但不是一個夠聰明,夠氣質的姑娘。 溫總理推薦過兩本書《沉思錄》、《道德情操論》,近期準備入手來看。需要...
評分 評分自從前總理推薦瞭本書之後,這書已經鋪天蓋地冒齣瞭至少七八個版本瞭。商務的這個版本可能是最常見,也最容易找到的版本。我在其他好幾個地方看到有人問這個版本的翻譯好壞問題。遺憾地說,這個翻譯對理解這本書有根本性的偏差,在序言中即可看齣,譯者們自己就對這本書理解錯...
評分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的另外一部非常著名的著作。 還沒讀完,有邊讀邊記錄的習慣。 朋友說,讀哲學會讓人越來越鬱悶。 讀瞭前三篇,其實發覺哲學讓人更清醒的認識這個世界和人類。 如:論野心的起源及社會階層的區彆 1、我們喜歡展示富裕,掩飾貧睏,原因在於人們同情的是我們...
評分part VI, sections I-III + part I-IV
评分part VI, sections I-III + part I-IV
评分part VI, sections I-III + part I-IV
评分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是可以作為床頭書一讀再讀的,對於人性的觀察細緻入微,舉例令人贊嘆連連。
评分已記不得多少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