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格·亞爾馬·昂內·卡爾·哈馬捨爾德(Dag Hjalmar Agne Carl Hammarskjöld)是瑞典外交傢,從1953年4月至1961年9月遭遇空難逝世前,擔任聯閤國秘書長。他於1954年起獲選為瑞典學院成員,並於1961年獲追授諾貝爾和平奬,是唯一一位在死後得到諾貝爾和平奬的獲奬者。
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稱贊哈馬捨爾德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傢”。
1963年他的日記式作品《路標》(Vägmärken) 齣版,他在書中記錄瞭自1925年至去世時每天的自省。
著名詩人W.H.Auden參與翻譯此書英文版並作導論推介。
張愛玲文學遺産執行人宋以朗博士將此書列為他一生最愛的十本書之一。他認為政治傢大多說謊成習慣,哈馬捨爾德是極少數的例外。
亞馬遜書店一位讀者評論認為,作者一生掙紮於積極行動與沉思默想兩種生活之間,力求平衡,這是政治界知識人都永遠會麵臨的一對矛盾。
His only book, Vägmärken (Markings), was published in 1963. A collection of his diary reflections, the book starts in 1925, when he was 20 years old, and ends at his death in 1961.
Markings was described by a theologist, the late Henry P. Van Dusen, as "the noblest self-disclosure of spiritual struggle and triumph, perhaps the greatest testament of personal faith written ... in the heat of professional life and amidst the most exacting responsibilities for world peace and order."
Hammarskjöld writes, for example, "We are not permitted to choose the frame of our destiny. But what we put into it is ours. He who wills adventure will experience it—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his courage. He who wills sacrifice will be sacrificed—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his purity of heart."
Markings is characterised by Hammarskjöld's intermingling of prose and haiku poetry in a manner exemplified by the 17th-century Japanese poet Basho in his Narrow Roads to the Deep North. In his foreword to Markings, the English poet W. H. Auden quotes Hammarskjöld as stating "In our age, the road to holiness necessarily passes through the world of action."
發表於2024-11-20
Markings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傳記 政治 隨筆 英語 自省 瑞典 哲學 傳記
寫作時已有日後被看見、被閱讀的設想——一種自我形象的建構,藉由寫作&書寫的自我來成為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職業自覺性。哈馬捨爾德就像黑塞小說的主人公,掙紮於多麵自我、人性與神性,不停質問人生意義(甚至在47歲時),為生死煩惱,永遠受著精神苦難。他很幸運地(應該是在擔任秘書長期間)找到瞭存在的意義,最終也如他所願die rightly/death as fulfillment。讀罷我內心平靜瞭許多,盡管仍未知自己人生意義何在,卻又多瞭些前行的勇氣。在這樣的時刻、以這般的心境、藉由這種途徑遇到他,大概也是上帝的指示——或許,我的存在也可以是有價值的。
評分寫作時已有日後被看見、被閱讀的設想——一種自我形象的建構,藉由寫作&書寫的自我來成為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職業自覺性。哈馬捨爾德就像黑塞小說的主人公,掙紮於多麵自我、人性與神性,不停質問人生意義(甚至在47歲時),為生死煩惱,永遠受著精神苦難。他很幸運地(應該是在擔任秘書長期間)找到瞭存在的意義,最終也如他所願die rightly/death as fulfillment。讀罷我內心平靜瞭許多,盡管仍未知自己人生意義何在,卻又多瞭些前行的勇氣。在這樣的時刻、以這般的心境、藉由這種途徑遇到他,大概也是上帝的指示——或許,我的存在也可以是有價值的。
評分寫作時已有日後被看見、被閱讀的設想——一種自我形象的建構,藉由寫作&書寫的自我來成為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職業自覺性。哈馬捨爾德就像黑塞小說的主人公,掙紮於多麵自我、人性與神性,不停質問人生意義(甚至在47歲時),為生死煩惱,永遠受著精神苦難。他很幸運地(應該是在擔任秘書長期間)找到瞭存在的意義,最終也如他所願die rightly/death as fulfillment。讀罷我內心平靜瞭許多,盡管仍未知自己人生意義何在,卻又多瞭些前行的勇氣。在這樣的時刻、以這般的心境、藉由這種途徑遇到他,大概也是上帝的指示——或許,我的存在也可以是有價值的。
評分寫作時已有日後被看見、被閱讀的設想——一種自我形象的建構,藉由寫作&書寫的自我來成為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職業自覺性。哈馬捨爾德就像黑塞小說的主人公,掙紮於多麵自我、人性與神性,不停質問人生意義(甚至在47歲時),為生死煩惱,永遠受著精神苦難。他很幸運地(應該是在擔任秘書長期間)找到瞭存在的意義,最終也如他所願die rightly/death as fulfillment。讀罷我內心平靜瞭許多,盡管仍未知自己人生意義何在,卻又多瞭些前行的勇氣。在這樣的時刻、以這般的心境、藉由這種途徑遇到他,大概也是上帝的指示——或許,我的存在也可以是有價值的。
評分寫作時已有日後被看見、被閱讀的設想——一種自我形象的建構,藉由寫作&書寫的自我來成為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職業自覺性。哈馬捨爾德就像黑塞小說的主人公,掙紮於多麵自我、人性與神性,不停質問人生意義(甚至在47歲時),為生死煩惱,永遠受著精神苦難。他很幸運地(應該是在擔任秘書長期間)找到瞭存在的意義,最終也如他所願die rightly/death as fulfillment。讀罷我內心平靜瞭許多,盡管仍未知自己人生意義何在,卻又多瞭些前行的勇氣。在這樣的時刻、以這般的心境、藉由這種途徑遇到他,大概也是上帝的指示——或許,我的存在也可以是有價值的。
Markings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