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珑珑,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获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3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入选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主要科研方向为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
向守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方向为宇宙暗物质与宇宙大尺度结构。长期从事本科生与研究生基础课教学工作,2007年获安徽省教学名师奖。主持的《天体物理概论》课程被评为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译著有《时间之箭》(译)、《引力与时空》(译),编著有《天体物理概论》。
发表于2024-10-31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宇宙学 天文 天体物理 物理學 宇宙学5 物理教材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在概括介绍现代宇宙学的主要观测事实以及标准宇宙学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的基本理论。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结构,是由极早期的物质密度扰动逐步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密度扰动的发展是线性的,这一时期留下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遗迹,并形成了密度扰动的线性转移函数与相应的扰动功率谱。《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对线性扰动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于在线性扰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非线性扰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重点介绍了广泛采用的球对称坍缩模型以及Press-Schechter质量函数,并概要介绍了“薄饼”模型、N体数值模拟原理以及Gauss随机场及其主要统计性质。围绕宇宙第一代天体的形成,《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重点讨论了暗物质晕中重子气体的冷却和坍缩过程、第一代恒星的形成以及星系的化学演化等内容,并介绍了类星体的Gunn-Peterson检验、星系际介质的再电离、引力透镜等高红移宇宙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天体物理过程。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