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煇(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9日),台湾桃园平镇客家人,台湾近代历史学家,首开七十年代研究雾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风气之先,也最早提出“台湾主体性”一词。曾任日本文部大臣外籍咨询委员、中华民国国家安全会议咨询委员。去世后,其遗孀林彩美整理其藏书、手稿,于2011年4月14日发表为《戴国煇全集》共二十七册。
发表于2025-04-04
台灣總體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台湾
本書從台灣的起始,歷經明、清、日據、國府,並敘述了二二八、台灣經濟起飛,以迄晚近的解嚴、開放探親、兩岸交流、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等重大變局,為台灣的歷史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實相,並把台灣放在與世界史、亞洲史、中國史結構相關聯的位置上加以觀察定位。
想不通,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忘记现实感;要保有弹性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性急地把自己的逻辑绝对化;要一面尝试自我限定,一面尝试发言。”
评分想不通,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忘记现实感;要保有弹性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性急地把自己的逻辑绝对化;要一面尝试自我限定,一面尝试发言。”
评分想不通,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忘记现实感;要保有弹性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性急地把自己的逻辑绝对化;要一面尝试自我限定,一面尝试发言。”
评分想不通,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忘记现实感;要保有弹性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性急地把自己的逻辑绝对化;要一面尝试自我限定,一面尝试发言。”
评分想不通,只能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忘记现实感;要保有弹性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可性急地把自己的逻辑绝对化;要一面尝试自我限定,一面尝试发言。”
台灣總體相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