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译为恩斯特・柏施曼。德国建筑师。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他在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宣统元年)间穿越了中国的十二个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由于历史的变迁,柏石曼的这些论著已经成为后人所无法逾越的中国古建筑史领域的里程碑。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即为其中一本,收录了288幅摄影作品。内容涉及中国直隶、山东、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记录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景、文化及日常生活。有中文、英文对照作解。为研究中国建筑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
对建筑的知识其实并不了解,但书里大量晚清建筑的图片让人很是感慨 百年前的古老建筑,到现在留存的能有多少 感慨啊
评分我看到这本书在一些拍卖公司拍卖,现在这样的好书,已经没有了。。。本人这里有一本,【尺寸:31.2X25X2.6厘米;净重:1735克;25页说明+288面图片=313页。没有字迹戳印,品相完美。图版为凹版印刷(Kupfertiefdruck),清晰逼真。20世纪初,柏石曼横跨中国12省,行程数万里,拍...
评分在酒吧里看到的书,挺喜欢的. 鱼儿买给了我. 用书中的话说,因作者成书的年代形成了作者在此领域无可逾越的高峰. 书中大量的图片是一般书中难以看到的,特别是我们都曾旅游过的地方的原貌. 文笔清新.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观看中国的建筑美学,人生哲学,生存价值观.
评分20世纪初,德国内部自上而下达成了一种共识:德国社会需要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深刻的认识文化民俗,因此,柏石曼得以于1906年-1909年间,在德国皇家基金会的赞助下,从科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采用当时较为专业和先进的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摄影测绘和测绘草图的方式...
评分小时候当我背对着朝阳,走向坐落在西方的学校时,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我总是抄着近道,穿过田间小道那盛放的菜花,再经由大河沟旁一米宽的小道,跨过小桥,最终离开山头村的范围,进入另一个已记不清名字的村落。而就在小桥的边上,印象非常深的是,在那田垄间竖着一个石牌...
衡阳有几张老照片就源自伯施曼的摄影集,感谢他的贡献。
评分我看到了佛光寺大殿前的两棵松柏如今还是那样,也看到了北京的城门早已不复
评分假如脱离了宗教,就无法理解中国建筑。这句话印象深刻。
评分不可多得的晚清中国建筑老照片,那个四面千手观音,真是美得惊艳,只记得在江南,忘记哪一座城市了,不知仍存不?无端瞥见镜头下偶尔出现的一个个生硬又怪异的表情,想必有点惧怕这听说可以吸人灵魂的洋玩意儿,百年沧桑,保存下来也是一件幸事
评分假如脱离了宗教,就无法理解中国建筑。这句话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