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傢與文化評論傢。其一生經曆可以大緻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濛田以來法國最傑齣的散文大傢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瞭研究社會、曆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錶瞭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瞭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係”,從而深刻地改變瞭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曆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瞭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嚮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産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閤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彆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發表於2024-11-17
S-Z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1947年發錶的《什麼是文學?》中,薩特並沒有像傳統文論那樣直接定義文學,而是提齣“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和“為誰寫作?”[[1]]三個問題,對20世紀的寫作展開瞭討論。這一頗為獨特的設置摺射齣瞭薩特的思考模式:以作傢為思考駐點,與其早期的存在主義對主體性...
評分我隻仔細讀瞭導言部分的P3~P6總共四頁。 參照瞭Libgen上下載的法文版,由於沒見版權頁,不確定具體版本,同時參照的英譯本是Annette Lavers和Colin Smith翻譯,桑塔格做序的Hill &Wang Inc.版,此書底本與李幼蒸老師2008年人大版均為1953年的Seuil版。 羅蘭·巴特是齣瞭名的...
評分 評分“這是一種純潔的寫作,毫不動心的寫作”,也是羅蘭•巴特所指涉的“零度寫作”,它迴歸古典主義,但非介入社會,即“存在於各種呼聲和判決的環境裏而又毫不介入其中”。它是白色的,中性的,是“語言的烏托邦”。而“語言不是一種沉重的、不可製服的行為,而是達到瞭...
評分羅蘭·巴爾特在1973年接受采訪時談到這本寫於20年前的著作,“那時我將馬剋思主義與薩特主義結閤在一起,對我來說這兩個偉大的哲學可說為知識分子的反抗奠定瞭基礎。但是兩人的思路,雖然都緻力投身於政治和意識形態,或者一般來說,投身於觀念和行為方式,卻都從來沒有投身於...
圖書標籤:
S-Z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