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福建晉江人,颱灣成功大學外文係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颱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現任《蘋果日報》社長。先後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多年,在港颱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齣版文集十多種。
掐絲琺瑯元代末年從阿拉伯傳進中國。阿拉伯人信迴教,濛古人稱阿拉伯為大食,明初《格古要論》於是稱掐絲琺瑯為「大食窰」、「鬼國窰」,後來稱「法藍」、「法朗」,明末清初小牛說的《春明夢餘錄》改叫「琺瑯」。聽說十五世紀明代景泰年間藍地掐絲琺瑯色溫質潤,「景泰藍」大名大紅,掐絲琺瑯隨之也叫景泰藍。古玩行裏都愛說明代燒造技術還不完美,掐絲琺瑯釉麵多氣孔多汙染多臘補,要到清代纔大有改進:「其實,清代掐絲琺瑯儘管釉質更見鮮亮,氣孔和傷缺依然不少,那是歲月的印記。真的光滑無瑕反倒擔心是新仿的瞭!」不少明清琺瑯器,確然都帶著許多氣孔和零星的小傷缺,而且跟故宮的藏品一樣,都是些茶罐、酒盞、提籃、花觚、花插、梅瓶、香爐、圓盤、龍尊,偶然見過一兩件小小的齋戒牌、香囊、葫蘆佩件,都不便宜,當然也都算不得是文房清玩。
本書是董橋今年最新作品, 其中著墨最多的是作者和瀋從文先、張充和女史的書畫因緣,讀來令人愛不釋手。
發表於2025-02-04
景泰藍之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近網上常在談董橋,是否讀董橋,是否不讀董橋。於是勾起往昔對董橋的熱愛。 彼時還在學校讀書,學校靠近市圖書館,常去那裏藉閱董橋,夏日午後吃完飯,躺在架子床上翻閱,旁邊小風扇徐徐微風襲來,雖沒有空調的涼爽,倒也不熱。看他老人傢介紹一個個民國時代風雲人物與他的...
評分最愛讀掌故風物類的文章,此類文字非老文人執筆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越發變為吉光片羽之屬。老文人寫舊風物,曾經的歲月積澱、欲說還休,都被他們羽化成瞭煙花爛漫的詩。董橋先生乃此中裏手。 布衣論壇上有這麼一句話:買鞋要牛筋底,買董書要牛津版,此話不為過。董...
評分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喜歡上一個作者,進而喜歡一個時代,喜歡一種生活方式。想起我兩年前讀北島,因為北島,我對一些國際流浪者癡癡迷迷,比如艾倫金斯堡,比如蓋瑞施耐德,比如傑剋凱魯亞剋,比如北島,比如顧彬。長達兩年的時間裏,我收索那些國際流浪者的傳記、作品、評著乃...
評分http://guwenhao.blogbus.com/logs/80011362.html 刊於2010年10月18日《晶報》 時代是越來越新瞭。可在有些人眼裏,時代也越來越冷瞭。他們不愛這現下的市聲塵囂,也不喜如今的聲色愛好,偏偏愛躲在他們自己的居處和時光中撫摸流年,憑吊記憶。 董橋,...
評分轉載 來自2010年10月18日《晶報》 時代是越來越新瞭。可在有些人眼裏,時代也越來越冷瞭。他們不愛這現下的市聲塵囂,也不喜如今的聲色愛好,偏偏愛躲在他們自己的居處和時光中撫摸流年,憑吊記憶。 董橋,生活在香港,這個亞洲最為熱鬧繁華的城市,經營著一傢...
圖書標籤: 董橋 董橋 散文 香港 文學 收藏 隨筆 香港文學
我這本是藍色的
評分我迷戀他大半生經曆的軼事,說不盡的迴憶,道不清的愁緒。更迷他筆底煙雨朦朧的古意。我覬覦那一疊秀雅的信箋許久瞭。
評分最近是董橋馬拉鬆
評分我這本是藍色的
評分一本書70多塊,外加郵費。。。。。。。。
景泰藍之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