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9
乐清传统民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民俗 温州 aa
文化是可以遗传的,南伟然、南向北就是明证,作为父女,前者担任过乐清市文化馆副馆长,后者担任过乐清市文物馆馆长,而在相继退休后,两人共同把余生投入到抢救民俗文化中去。历经三年艰辛,一本融进了两代人心血的《乐清传统民俗》终于付梓出版。
这本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书,剖取民国时期乐清社会的横断面,追录当时岁时节令、经济民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游艺等风土民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乐清风俗画卷。
2000年,乐清市开展民俗文物大征集,发现一些文物有的无物存在,有的只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眼看传统民俗文化被外来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一天天冲淡消失,“抢救传统本土文化”念头在我心中骤然升起。2001年,我向乐清市委请战编写《乐清传统民俗》一书,获得5万元经费,并把艰巨的撰稿任务交给79岁的老文化工作者———我的父亲南伟然。父亲写成初稿后,寄给全市各地文化老人补充,但补充的不多,还不够全面,而且有些内容还需印证。可年弱的父亲单独无能力出门,一度陷入困境。
2002年下半年,我从文物馆长位置上退下来,协助爸爸,专门外出调查采访,为此跑遍了全市各地的老房子、破房子、乡村角落去淘金,因为老房子上写着历史故事,破房子里会发现历史遗物。
民风民俗是祖先世代真实传承下来的,都要考证过,不能听一人说了算,起码要有五人以上一致证实。平时不大注意的老人亭、夏天的桥头,乃至轮椅病榻上的老人都成了我的瞄准对象,但70岁左右的说自己太年轻,不大了解。80岁左右的或健忘或没文化,对传统文化理解模糊,表达不清。因此,有效的采访对象极少,调查很困难。
为调查乐成镇“二月二摆大斛”这一习俗,我顺着老街挨家挨户问本地世居老人。70岁左右的老人说记不大清楚,只看过场景,80岁左右的老人说没有操办过,说不出全过程,更不知由来。很多人都叫我去问北大街的陈元康老人,我高兴地跑到陈元康家里,看到的却是他的儿子坐在他的床前等待为他送终。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早几天过来。拼凑老人们的片断回忆,我分析这项活动与道教有关。我跑到道教协会,打听到石马村80多岁的陈安占道士,完整了解到“二月二摆大斛”的全过程,还得知“摆大斛”在石马村广应宫一直沿用,时间是每年二月十四。等到今年二月十四,我带上摄影师前去摄下这珍贵的场面。
父亲定了初稿后,我发现还是有些漏写了。如雨伞,当时的雨伞是哪里来的?我突然想起柳市有一个地名叫“雨伞桥头”,会不会和“雨伞”有关系呢?我赶到当地,那里除了洋房林立,再看不到任何与雨伞有关的东西。我就地挨家挨户询问,全是“不知道”。有位大伯看我如此心切,就指了指前面的一座大旧宅说:“那里有位90多岁的老人,他肯定知道。”我赶紧跑到大旧宅,门口的一位大婶说:“你来得太晚了,阿公现在脑袋不清楚了,看到女儿都叫妈妈。”我总不死心,这巷出那巷进,终于找到了85岁的黄真雄母亲,了解到雨伞桥头有两家包姓伞店,制作与销售同在一家店里进行,后来一家搬到温州去,一家搬到蟾河堡堂变成制伞厂。后又找到制伞厂工人,还知道搬到温州的那家叫“包天顺”,开得很红火。
又如丧事出殡礼节,复杂之极,因旧俗在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演变。解放前与解放后,“文革”前与“文革”后,改革前与改革后,都有很大的差别。我到处打听寻找那些经常帮人操办白喜事的各年龄段的人,采访了几十个人。不管他们说的是哪个时期的,先一一记下来,然后再梳理印证,才踏实地落笔,交给父亲。
在这几年里,我的眼睛成了摄像机,耳朵成了录音机。看到东西,马上请人去拍,整天带着笔记本,随听随记随采访。除了看、听外,还要加上想。比如所写的都是民间之事,不知过去官方和民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我跑到老县衙门周围一带,询问世居在那里的老人们,了解到“欢送清官”的风俗。
那些已经中断了或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风俗,摄影师们都到偏僻的地方去找、去问,有时打听到了,主人不在,又要跑一趟。有时找到东西了,还要当导演,要恢复原来的场景。如淡溪镇文化站的吴芬媚同志拍摄“吹螺卖肉”,要叫人穿上当时卖肉的服装,到菜市场上借肉,挑至田边小路上去拍。如象阳镇文化站的赵文微同志拍“做圆木”场景,把所有东西搬至一座古民居中堂,请一位圆木师傅来演示,然后拍摄。
有些传统的东西,正在迅速消失。如竹制的摇篮、坐(棓)、(阝岂)器。我带着摄影师在山区转,每到一村,就去找古民居,找到古民居,就找破楼阁。主人往往都外出打工或住到城里去了,那些被淘汰了的东西丢在那里没人管,这些地方最有可能发现东西。一天,在中雁荡上坭村,一座古民居塌倒了一半的楼阁上,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只竹摇篮,像得了宝一样,高兴地跳起来。
《乐清传统民俗》出版了,我觉得很欣慰。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意义是重大的。因为这是一项抢救工作,早一天和迟一天,结果是不一样的。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保护抢救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
也是难得的一本书了。虽说未能尽细,但也是让人对乐清更多了些了解。
评分也是难得的一本书了。虽说未能尽细,但也是让人对乐清更多了些了解。
评分也是难得的一本书了。虽说未能尽细,但也是让人对乐清更多了些了解。
评分也是难得的一本书了。虽说未能尽细,但也是让人对乐清更多了些了解。
评分也是难得的一本书了。虽说未能尽细,但也是让人对乐清更多了些了解。
乐清传统民俗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