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杰,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参与深圳股票市场(B股)的创建工作,9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与研究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体系并一直延续至今。1999年6月在《证券时报》上发表的《巴菲特投资理念与中国股市实践》一文至今已被无数媒体和网站转载与收藏。
朱晓芸,留英金融学硕士,2003年归国以来一直从事证券研究、股票投资与资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开始持续学习、研究并实践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与操作策略。期间,曾在证券媒体发表参照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改良和优化指数投资的文章,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针对那些在研究巴菲特及其投资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的66个误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辅以大量翔实的论据材料,旨在拨开迷雾。为广大读者及投资者们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巴菲特。随着巴菲特在全球投资界的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对其的误读、不解也在逐渐增多。有些误读无关轻重,但另一些却使得众多投资者无法借由其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取得成功。
投资四只脚: 商业模式能理解,行业前景光明(包括反转),管理层为股东着想,价格低估。 投资思想的七层塔 1、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关注公司而不是股价,长期投资+定期体检 2、正确对待股票价格波动。——把市场先生当朋友 3、安全边际。——在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
评分除了内容编排有些“散”以外,找不到什么毛病了。 很多观点未必每一个研究巴菲特的人都同意,这个可以争鸣。从我个人角度看,这是国内出版物里面对巴菲特理解最深刻的。
评分写的很清晰,理清了很多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评分厘清了许多误解,不过终究是二道贩子,不如自己看第一手文本
评分论坛里的的高级研究员写的好书,强推。
评分很好的了解巴菲特的书,“三面佛”——投资者,经营者,所有者;巴菲特也套利,他也买过许多企业,也看错过许多企业,他也是凡人
评分: F837.124.8/222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