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生于台湾,祖籍山东。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现任电台主持人。作品无数,曾以“大头春”的名字出版系列小说《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野孩子》,另著有小说《鸡翎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围》、《大说谎家》、《欢喜贼》、《城帮暴力团》、《聆听父亲》、《春灯公子》、《战夏阳》等,京剧剧本《水浒108》,文学理论《张大春的文学意见》、《小说稗类》等。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
《四喜忧国》的出版是张大春真正意义上被大陆引进的第一本小说。这部短篇小说集里不但包含台湾版的所有7篇小说,另外还增添了6篇小说,基本囊括了他初期的成名代表作:1975年得到第九届时报小说甄选首奖的《将军碑》、当年题材大胆“犯禁”的《四喜忧国》、早期的《悬荡》、《鸡翎图》等一篇篇热闹又有门道的短篇作品。此外,张大春还专门为大陆版撰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偶然之必要》。
最近看了两本张大春先生的书,《小说稗类》和这本《四喜忧国》。前一本书是张先生的小说理论,后一本是张先生的小说实践。说实话,我很佩服张先生的学识,但不喜欢张先生的小说。再具体点,我不是很喜欢张先生的小说实践。 我一直把读小说当成娱乐,所以通俗小说对我的吸引要远...
评分序言很棒,于是期待很高。果然失望很大,云里雾里,读的费劲想弃。最后三章总算挽回一点。第一次读张大春,作者有功力,然而不是我想读的那种书。 《四喜忧国》有点意思,时空不至于像《将军碑》那么乱。《饥饿》比《最后的先知》更有可读性。隐约有暗讽,偶时出佳句。 本想打4...
评分张大春的《四喜忧国》快要读完了。 又有了这样纠缠不清的心思:到底读完了,终于读完了,怎么就读完了呢。于是剩下的三篇就得掖着藏着了,不肯速读,不能了结。 大头春,他的笔调好像很散漫,他的文字看似不考究,也许亏了我半年来已经被朱氏姐妹形形色色美文养刁的胃口。他...
评分这样的题目,早为人所熟稔,也早已用滥。 不过,杨人龙是谁? 先说个故事。台湾一名退伍老兵,在国民党“戒严”时期亢奋于从邻居老光棍文人杨人龙解读给他的蒋“总统”的“文告”,要收复大陆,解救同胞。等到时空转换,他还不能适应,仍然活在理想之中,将所有的自家不幸和...
前面的一篇序就值书的全价。看完第一篇后,就想再付一次钱。 读完后觉得4星比较恰当。
评分天文说大头春是风向星座,读了几本下来觉得他百分百是双子,可惜百度百科没有生日无从查证,可是这种“偷跑”的天性,这种对玄虚的激动感,这种虚实交错间的“迷失”,实在不像是水瓶和天秤会有的。四喜忧国最直接的反映了他的全才,或者说,他对各种“客观”观察点的中国式零度写作的尝试,悬荡里稚嫩的炫技和人物白描,咱俩一块去的家长里短,如果林秀雄里造物主般每一种可能和倒错,四喜忧国里贯穿的讽刺和悲哀,以及饥饿和最后的先知里那酷似百年孤独的魔幻基调和去掉其“孤独”这个灰色基调的加速城市生活,都是如此。当然,最高作还是将军碑,评论里倾向于和国葬比较,但除却内容我觉得这篇在视角和时空切换的自然程度和技艺上上堪比白先勇的金大班,短短的篇幅,有国仇,衰老,记忆,名声,世事变迁,两代人的对峙,就像有个将军不想要的纪念碑。
评分半读得懂,半读不懂。
评分前面的一篇序就值书的全价。看完第一篇后,就想再付一次钱。 读完后觉得4星比较恰当。
评分天文说大头春是风向星座,读了几本下来觉得他百分百是双子,可惜百度百科没有生日无从查证,可是这种“偷跑”的天性,这种对玄虚的激动感,这种虚实交错间的“迷失”,实在不像是水瓶和天秤会有的。四喜忧国最直接的反映了他的全才,或者说,他对各种“客观”观察点的中国式零度写作的尝试,悬荡里稚嫩的炫技和人物白描,咱俩一块去的家长里短,如果林秀雄里造物主般每一种可能和倒错,四喜忧国里贯穿的讽刺和悲哀,以及饥饿和最后的先知里那酷似百年孤独的魔幻基调和去掉其“孤独”这个灰色基调的加速城市生活,都是如此。当然,最高作还是将军碑,评论里倾向于和国葬比较,但除却内容我觉得这篇在视角和时空切换的自然程度和技艺上上堪比白先勇的金大班,短短的篇幅,有国仇,衰老,记忆,名声,世事变迁,两代人的对峙,就像有个将军不想要的纪念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