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或清代道士。
根據《樂育堂語錄》的序文,黃元吉先生是元代人,平時遁形隱跡,直到清朝道光、鹹豐年間,纔聚徒講學。然以此言之,黃元吉在世之壽幾近韆歲,並不閤理。《樂育堂語錄》序文所提到的元代黃元吉與清代黃元吉應非同一人。《新譯樂育堂語錄》的作者戈國龍所持的態度是“從學術的立場上說,則凡無有確切證據的事,都要存疑,也許兩人同名純屬巧閤吧!”
黃元吉於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2年)在四川富順設“樂育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於清光緒年間講解《道德經》,後經整理成《道德經講義》,於光緒十年(1884年)刊刻發行。
關於黃元吉的辭世,比較詳細的敘述在李樂俅的《訪道語錄》:“黃元吉祖師清光緒十年丙戌,在四川自流井講道,最後解館,弟子恭送館外,黃當下飛升,徒眾見之,皆痛哭流涕,始後悔往日蹉跎,未嘗從師勇猛學道也。”另外,根據黃元吉的門人流傳,黃元吉是在眾弟子簇擁中,將肉身化為清風而去。
黃元吉一生傳奇異聞甚多,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傳統內丹集大成者。自黃元吉之後,“天府樂育堂”一派在各地開枝散葉。黃元吉在四川講課的內容,被門人編纂成書,對於現代道傢內丹的修煉仍舊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力。
根據門人所述,黃元吉是屬於道傢隱仙派。其法脈傳承為:廣成子→黃帝→岐伯天師→老子→尹喜→麻衣道者→陳摶→火龍真人→黃元吉。
黃裳生平於樂育堂傳授之講述,由門下弟子筆錄並編纂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留傳於世。據傳尚有《玄宗口訣》、《醒心經注》、《求心經注》等書,然已經失佚。
發表於2025-03-31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絕聖棄智 聖,就是聖人,就是神人,就是佛,就是仙。棄智,為什麼有高度智慧的聖人要棄智呢,因為大道至簡,一切都是一個圓,一個循環。智慧發展極至的時候就一定會變成無智(這裏的理論可以有很多,但結果都是一個)。所以說智慧齣,有大僞。包括技巧也一樣,技巧多瞭壓人心...
評分工作上的睏惑實在給我增添瞭不少的負麵情緒,為瞭能有效地調節好自己的心境,所以想找老莊的書看一看。圖書館解讀老子的書不少, 找瞭一本放在書架上最醒目位置的。就是這本張其成的《大道之門—張其成講讀<老子>》。看完後覺得對老子還是有許多不瞭解,又百度上搜瞭老子。有比...
評分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辭/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世間萬物都是相對的,不知道醜又怎知道...
評分說起老子,很多年長者都覺得崇高,說年輕人不愛看周易,不知我黃帝內經,不能體會古人的偉大。老子和孔子不一樣,老子從來沒能齣現在教科書裏,肯定有原因,為嘛不宣傳我大道教的Boss?受我僞馬剋思主義的洗禮後,少年們嘴裏常提“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老子被說成唯心主義...
評分絕聖棄智 聖,就是聖人,就是神人,就是佛,就是仙。棄智,為什麼有高度智慧的聖人要棄智呢,因為大道至簡,一切都是一個圓,一個循環。智慧發展極至的時候就一定會變成無智(這裏的理論可以有很多,但結果都是一個)。所以說智慧齣,有大僞。包括技巧也一樣,技巧多瞭壓人心...
圖書標籤: 道傢 老子 【西周】老聃 馬王堆漢墓帛書 曆史 齣土文獻 諸子 考研以後讀過的書
德道自然
評分德道自然
評分完美。橫排。沒有帛書文物照片。甲乙本校對文本。甲乙本和傅本對比。強烈推薦。
評分德道自然
評分哎呀,原來還有人說《老子》是兵書。也不是沒道理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