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家。在国内断断续续地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幸得恩师推荐,于1984年获匹兹堡大学“校长奖学金”赴美国求学。于1985年获“哈佛大学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个人研究奖金”,入哈佛大学攻读,于1992年春获该校博士学位,随后在环太平洋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比较发展、全球化、大学制度。
发表于2025-02-24
辩论中国模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就像学者做论文一样,对“中国模式”进行的的剖析相当严谨、犀利。 从什么是“中国模式”,到形成的内外原因,进而到中国模式的效果,指出沉重的代价,与未来的难以为继,直至给出替代方案,以及替代方案的阻力,最后指出替代方案的意义。 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切入...
评分虽然难说深刻,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分类归纳,缺乏对于动力机制的真正探讨。但是,延续丁的一贯风格,不带遮拦、不捣浆糊、清晰明了、坚持普世价值,对于该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具备了此种特点的论述,总能让人有所收益。
评分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评分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禁书”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
评分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禁书”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
图书标签: 丁学良 中国模式 社会学 政治学 中国研究 经济学 政治 中国
《辩论“中国模式”》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地铁上来回,读完……
评分:D616/1293
评分还可以,但比较粗线条..
评分看完这本书,心情有些沉重。该书告诉你所谓的”中国模式“的特征、动力、代价以及未来的方向
评分評價中肯,對前景展望頗為樂觀
辩论中国模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