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 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等。
发表于2025-04-06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许知远又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书《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其实这么几年许知远并没有远离公众的视野,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到如今的《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许知远十年之内陆陆续续写作出版了不少文集。前一段时间听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出了十周年纪念版,时间一晃便过去十年了...
评分许知远又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书《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其实这么几年许知远并没有远离公众的视野,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到如今的《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许知远十年之内陆陆续续写作出版了不少文集。前一段时间听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出了十周年纪念版,时间一晃便过去十年了...
评分那天去理想国文化沙龙,见到了许知远本人,与那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上许知远慵懒地卧在窗台上的照片封面一样,乱蓬蓬的头发下是一张永远年轻但又带点颓废气息的面庞。轮到他讲演时,他说自己没有准备,只好临场发挥。他讲的什么主题?我好像已经忘记了。总之那是零散的,破...
评分在旅行中对某种既新鲜又苍老的东西做漫长的告别,许知远自然有相对的适应,这时阅读支撑着他,接续本来已渐次模糊的思考,或是接手新的精神困境。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历史遗迹扑面而来,可以遇到对的谈话对象,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各色人物,在路上。有国外旅行经历的人想必知道...
评分许知远是从一个长着大板牙颇有喜感的老师那里听来的,他推荐读《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我会记下这些书的名字或者在大脑保存一个记忆,但是我喜欢自己去发掘值得去读的书。尽管这个过程会漫长。 我不喜欢跟人推荐什么东西,就算是精神食粮也如此。如果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让我兴...
图书标签: 许知远 旅行 随笔 散文 中国 文化 杂文 旅游
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愁容满面忧心忡忡的知识分子,在路上永远紧锁着眉头细心观察,对历史焦虑地思索,对现状不停追问和严肃批判,寻求祖国与自身的救赎与变革,把每一趟平凡无奇的旅程都升华为文化苦旅。
评分愁容满面忧心忡忡的知识分子,在路上永远紧锁着眉头细心观察,对历史焦虑地思索,对现状不停追问和严肃批判,寻求祖国与自身的救赎与变革,把每一趟平凡无奇的旅程都升华为文化苦旅。
评分关于旅游,我最爱看的就是两种书,一种是标好路途价格天气的工具书,另一种就是许知远这本的有作者自己思考的。好的旅行者应该是为你打开这个地方的一扇窗,因着他的文字,你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哀与乐,愿意感受当地人的富足或苦难。当然,许知远毕竟也不是一般人,在旅途中遇见的也是具有代表的人物,他急切地想与世界发生轻微的碰撞,在我看来是那么迷人。然而他又是悲观的,看见人类已经拒绝审视自己的灵魂、惧怕追问,生活被物质填充、被金钱标注。旅行成为许知远寻找答案的方式,印度、不丹、俄罗斯、欧洲、中东、剑桥,书中数次引用加缪的观点,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
评分不是游记,是历史.
评分南亚那段印象特别深,和一般的游记不同,很文化人的视角。让我回忆起初中的时候看余秋雨的那种感觉。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