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 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等。
发表于2025-02-24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此书表面上看是游纪。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是作者带着思考的旅游,思考着中国,思考着当代。 我个人观点,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当代的发展是好吗?我们来到了印度。在当代中印对比中,主流观点是中国“胜利”了。甚至我们大多数人对印度着有莫名的骄傲。印度是落后的,竞争失败的...
评分大概是08年第一次读许知远的文字。那个忧伤的年轻人,把一本叫做《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书递给了我,还叮嘱要好好读。那本略带矫情的文字果然透着些许忧伤,愤青+文青的双重身份也颇为讨喜,还有那更为诱人的书名,真是爱极了! 都说这个浮躁的时代培育不了诗人与小说家,幸运...
评分要承认我是一个俗人,精神上的屌丝,当是作者所说的中国“野蛮人”的典型。 我惶恐地不敢说这不是一本好书。因为在内容上,《游荡》没有一般散文的卖弄和做作,读起来颇为顺畅,作者许知远用丰富的游历和知识,带着读者在世界上一些现实与思想激烈交融的地方进行了一趟精神世界...
评分许知远的散文集,已经看了好几本,如果说共同的优点,在于它们都比较真诚,痛的时候绝不沉默,也不含笑,面对世界的喧嚣,他的内心仍有一份坚持。 是的,许知远是理想主义者,且不说这个理想主义是否与前人过于重复,是否跨入了新的境界,但对于当下来说,他还是相对独特的。 ...
评分读起来并不赏心悦目,像是深度游荡中整合出来的絮语。这游荡显然是有方向性的:游荡,不仅为了重新“发现世界”,更为“理解中国”。因而更关注的不是不同的地方,而是那里的中国人的生活状况——今天的与历史上的——他们的视野、所想所念,过去与未来,经历与理想,融入的状...
图书标签: 许知远 旅行 随笔 散文 中国 文化 杂文 旅游
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写开罗很到位、话说读过书又不掉书袋的人写游记才好看啊
评分没有掉书袋但改不掉新闻报道的写作习惯,全书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责任与道义,带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在世界各地寻找中国。另一方面,就像作者自己在最后一篇文章中的自我剖析,他多少还是有一种骄傲和偏见在,因为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了,放不下自己的“身份”,现在应该叫“人设”?书中涉及的深刻严肃的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解决,甚至越来越复杂,但这些论述还不如看到他在贝加尔湖边被发来一条“分手短信”有趣。
评分草草翻过,失望。他没有成长,他内心对于意义的探求与自我的坚守是与外在的世界脱节的,所以在旅程中对于陌生人和陌生世界的理解缺乏一种开阔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导致自我对于外在处于一种被动与戒备的状态。这样一来,自我的格局难免显得狭隘与局促,意义之谈从何而来呢。
评分他是忧伤的不确定的怀疑的但是又不妥协的,凭这点就比那帮子一味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叫兽砖家们强
评分许知远就是所谓的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的思维局促的知识分子吧。而且这么多年,他的文字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种耍小聪明型的。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