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发表于2025-02-25
曾文正公家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曾文正公的家书,是写给父母兄弟的,也是写给我辈读书济世之人的。字里行间尽是一个沧桑老人的人生感悟,尽是一个古圣先贤的谆谆教导。吾辈当见贤思齐,慎独内省,自强不息。 如文正公所言: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
评分 评分首先判断,这是一本好书,好在哪里呢?一般的书籍是作者写出来专门给读者看的,所阐述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故意去考虑读者的感受而失于真心,有故意为之的嫌疑,而这本书,完全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朋友、儿子的信,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最能反应...
评分书的篇幅很短,很适合睡觉前读两篇。 通常熟悉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从小说或者是史书开始的,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好恶,即便是客观也只是多对事件的经过做一定的陈述。这便是常说的客观事实。那么家书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的主观意愿吧。 从一个农家子弟,到金榜题名,从钦定的翰林院...
评分首先判断,这是一本好书,好在哪里呢?一般的书籍是作者写出来专门给读者看的,所阐述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故意去考虑读者的感受而失于真心,有故意为之的嫌疑,而这本书,完全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朋友、儿子的信,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最能反应...
图书标签: 曾国藩 家书 教育 曾文正公 国学 人物传记 成长 修身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曾文正公家书》则为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979年)传忠书局刻本简体版,是公认最权威、最经典的曾国藩家书版本。《曾文正公家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而在家书整理的基础上,原编者按照曾国藩的人生历程为线索进行编辑,在家书不足以展现其人生全貌的地方,还选用了他写给朋友、同僚等的信补充,使这本书能够通过曾国藩自己的文字完整地呈现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曾国藩的人生自述来读。
今读《曾文正公家训》,有慨叹光阴之飞逝过疾,恨不二十年前遇此书而读之也。古人治学治家,皆随时随在,诸多克己守恒功夫,令人服膺。 余悔之昔年读书太少,更疏于精一之处用功,故而有如今旁杂而无所专精之憾。以文正公书观之,余尝以为勤勉,不过尔尔,比及文正公,沙场行辕,九死一生之隙,仍不忘于学问处用功,亦不疏于谕诫后生。所谕种种,皆可见文正公自身之功夫不绝也。 丈夫处乱世纷扰中,当素行守常,于有常中用力,日积月累,切己体察,则世虽纷繁,而我岿然不动。
评分读完曾公家书,盖慎独有恒立达三词贯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清勤勉三字独善其身,甚是钦佩,三十有余,岁末总结,尚无精进,希冀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切记切记
评分讀此書,曾公字裡行間拳拳之意宛在眼前,故人有大志畢從生活中點滴做起,從做人做事之道理開始。觀曾公家書,一言一行皆有裨益,予尤重其讀書之心得。——甲午讀于龍城 聆蟬居
评分与傅雷家书同,流传广,最真的感情
评分传忠书局的这个版本算是最权威的了。只是没有白话文翻译,初看的人可能会觉得稍许吃力。结合唐浩明点评的版本一起看,很不错。
曾文正公家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