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裏·紀伯倫於1883年1月6日生於黎巴嫩一處名叫布雪裏的地方。布雪裏位於稱巴嫩的“聖榖”瓦第·卡地沙懸崖旁的平原之上,卡地沙以其豐沛的水源和青綠的柏樹林聞名,當地居民稱這引起柏樹林為”上帝的柏樹林”,而今,人們稱紀伯倫傢旁邊的柏樹為“神聖的柏樹”。紀伯倫的童年便是在“神聖的柏樹”下度過的。紀伯倫生長在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傢庭中。母親卡蜜拉是一位民龍教派牧師的女兒,美麗聰慧,多纔多藝。在和紀伯倫的父親結婚之前,是一寡婦,育有一子——彼得。嫁給紀伯倫的父親之後,所生的頭一胎便是紀伯倫,後來又陸續生下兩個女兒——蘇妲娜和瑪麗安娜。童年時期,紀伯倫的母親親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以後,又請傢庭教師教他英文。1888年紀伯倫隨母親和哥哥彼得與兩個妹移居美國波士頓,父親為瞭守護傢中的産業仍然留在故鄉。到達美國之後,得彼以經營雜貨店維持生計,而紀伯倫繼續求學。在學校中,紀伯倫的錶現相當優異。1897年紀伯倫返迴黎巴嫩以便接受祖國的教育,於是他講入貝魯特的一所教會大學就讀,繼續研讀阿拉伯文和法文,並且選修瞭醫學、國際法及宗教史和音樂等課程。1898年,暑假期間,紀伯倫隨父親旅遊中東各地。心靈豁然開朗,開始以豐富的思維和充沛的情感架構自己的生命。十五歲時,他以阿拉伯文寫下《先知》的初稿,並主編一份文學與哲學刊物,名為《真理》。十六歲時發錶瞭第一篇散文詩。
《先知•沙與沫》內容簡介:漫長而痛苦的白晝啊,漫長而孤寂的夜,我在這城牆內度過。誰能毫不惋惜,就此彆瞭他的痛苦孤寂?在這街上,我撒下太多的精神碎片,在這山中,裸露地走著我太多的渴望之予,我不能就此離去而不覺沉重,不覺創痛。
發表於2025-03-31
先知·沙與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近有幸讀瞭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和我所讀過的其他詩集相比,《沙與沫》中的小詩,篇幅都不長,最短的隻有一行,最長的也不過十來行,是紀伯倫生前斷續寫下來的詩歌集錦。整本書讀來,皆是耐人品讀良久的錦言妙語,但以拜教之心摘錄幾條談下自己的理解感悟罷。 一 “...
評分在大一上學期看的這本書,那時候腦子還沒有被係統的漢語言文學體係洗腦,嗬嗬。當時覺得很好看,但同時發現看得太晚瞭,應該在高中時候看紀伯倫的文字。比如什麼偉人有兩顆心一個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最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林誌玲那個模特,在麵對娛記時打太極說瞭一句,我所說的話...
評分 評分《先知 沙與沫》 +《北歐雜貨私設計 斯德哥爾摩創意現場》 冰心老人說:"一般說來,年輕時都會喜歡泰戈爾,而年紀大瞭,有瞭一段閱曆之後,就會轉嚮紀伯倫。" 現在纔慢慢理解。 泰戈爾傳遞純美、天真、浪漫,而紀伯倫則更多地通過美麗傳神的文字感化心靈,引起思考。 沒有...
評分《砂與沫》是我看的第一本散文詩,看過之後很喜歡,就接著看瞭紀伯倫的《先知》。 我看過的詩集不多,但是我想這兩者會一直是我的最愛,感謝送《砂與沫》給我的人……
圖書標籤: 紀伯倫 詩歌 外國文學 黎巴嫩 經典 黎巴嫩文學 沙與沫 外國文學
2月第一本,kindle 探討人本身 生命 愛與美…… 尋找大我
評分2018 030 遍布哲思的小書。充滿荒謬,諷刺,孤獨地迷失,重拾自我。善與惡,大我與小我,歡樂與痛苦,美與藝術,愛與死亡……一個個精神碎片層齣不窮,像金句集。作者對生活的感知有深深的虛無感,同時也暗藏生機:對美的追求是生活化險為夷的終極道路。“我們活著就是為瞭發現美,其餘一切都是等待的形式。”
評分簡短真誠具有哲理的箴言。
評分震撼
評分豆瓣標的第500百書,以後可以寫進resume麼%>_<%
先知·沙與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