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拉伦茨神话”

制造“拉伦茨神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
作者:顾祝轩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18260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方法论
  • 法学
  • 拉伦次
  • 法理
  • 法律
  • 德国
  • 法哲学
  • 方法论
  • 拉伦茨神话
  • 制造
  • 社会神话
  • 政治叙事
  • 历史建构
  • 意识形态
  • 大众文化
  • 身份认同
  • 权力结构
  • 舆论引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制造"拉伦茨神话":德国法学方法论史》中我们已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了拉伦茨提出的“具体的概念”。一方面,在纳粹统治时期,作为一种实践主张,“具体的概念”之具体内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具体的概念”属于什么样的法律思维模式。本章将延续这一分析视角,分别从实质层面和形式层面对构成拉伦茨法学方法论之核心的“类型论”作深度考察。

作者简介

2002年获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民法),师从著名民法学家田山辉明,曾任早稻田大学法学部助手(1999年至2002年),2003年起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信息

序言拉伦茨之谜上部 法学方法论史第一章 概念法学第一节 罗马法继受第二节 概念法学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第三节 概念法学的解释方法及其发展第二章 自由法学第一节 自由法学运动及其发展阶段第二节 自由法学的理论构造第三章 利益法学第一节 赫克与利益法学第二节 利益法学的理论原点第三节 利益法学关于法律适用的构造第四节 利益法学的发展及其衰弱第四章 纳粹法学第一节 纳粹法哲学的理念及功能第二节 纳粹国家的法律现实第五章 “二战”后德国法学方法论的发展第一节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法理学概述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德国法理学的新思潮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l世纪初期德国法学理论的发展第六章 价值法学第一节 价值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价值法学的诸流派及其主要内容下部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七章 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具体的概念”逻辑第一节 早期拉伦茨法学理论的思想源泉第二节 纳粹统治时期拉伦茨的“具体的概念”第三节 纳粹统治时期的拉伦茨民法学第八章 “二战”后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具体展开第一节 以人格主义为理念的“具体的概念”第二节 从“具体的概念”转向“类型论”第九章 20世纪70年代后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变迁第一节 设定课题第二节 法律的“内在体系”第三节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核心:评价思维第十章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法哲学与法教义学视角第一节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解析的“双重视角”第二节 拉伦茨法学体系的基本构造第三节 拉伦茨关于法律的“妥当”理论终章“拉伦茨神话”补论 德国民法学“基尔学派”参考文献后记 法律人的快感经济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觉得不是德国法学方法论史,应该是新黑格尔主义与拉伦茨法学方法。居然现象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的儿子和拉伦茨结下了梁子。看完了之后感觉要补黑格尔哲学了。封面加一星

评分

没有理清

评分

不知道后记流露出的诚实的勇敢还是悲哀的无畏。

评分

没有理清

评分

确实就像作者后记中所述,引用了太多二手资料,甚至有滑向抄袭边缘之危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