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
发表于2025-04-07
四世同堂(第2部偷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偷生是四世同堂里最喜欢的一部 第二惶惑 饥荒略弱一点 在战争面前,有的人迷惘,有的人得过且过。对比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梦想而言,家庭和责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痛,责任不因对象而渺小,保护好全家,便是英雄。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做了汉奸,有的人去当英雄。不同的价值观,...
评分偷生是四世同堂里最喜欢的一部 第二惶惑 饥荒略弱一点 在战争面前,有的人迷惘,有的人得过且过。对比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梦想而言,家庭和责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痛,责任不因对象而渺小,保护好全家,便是英雄。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做了汉奸,有的人去当英雄。不同的价值观,...
评分偷生是四世同堂里最喜欢的一部 第二惶惑 饥荒略弱一点 在战争面前,有的人迷惘,有的人得过且过。对比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梦想而言,家庭和责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痛,责任不因对象而渺小,保护好全家,便是英雄。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做了汉奸,有的人去当英雄。不同的价值观,...
评分偷生是四世同堂里最喜欢的一部 第二惶惑 饥荒略弱一点 在战争面前,有的人迷惘,有的人得过且过。对比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梦想而言,家庭和责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痛,责任不因对象而渺小,保护好全家,便是英雄。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做了汉奸,有的人去当英雄。不同的价值观,...
评分偷生是四世同堂里最喜欢的一部 第二惶惑 饥荒略弱一点 在战争面前,有的人迷惘,有的人得过且过。对比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梦想而言,家庭和责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痛,责任不因对象而渺小,保护好全家,便是英雄。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做了汉奸,有的人去当英雄。不同的价值观,...
图书标签: 老舍 中国文学 小说 中国 文学 抗日 社会 现代文学
《老舍作品集02:四世同堂第2部•偷生》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
这两天适逢中美贸易战,读此书,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老舍对人性的把握很深刻,是一本极好的《国民指南》,比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好看太多了。
评分乱世里的乱象写得很详尽了,但每个人物的动机都显得十分幼稚单薄,光有现象,心理描写再多也只是在外围绕圈。对女性的描写尤其粗糙。改为话剧剧本的话应该会好很多。小文夫妇是最出彩的,出场不多,寥寥几笔却跃然纸上,丰富了整部作品。还是那句话,这么多年过去,人心一点没变。
评分关于名字。小顺妈有一个并不常用的名字韵梅,但老舍也愿意一直亲切地写出来;天佑太太约莫是实在想不出有学名的理由,只好作罢;冠晓荷高亦陀虽不是什么好人,也算还有几分人味儿,冠晓荷为了要发送尤桐芳还激动了一次(转眼就忘了),高亦陀弄到钱预备跑路之前,放过了小崔太太(虽然之前不知坑了多少人);蓝东阳大约就是烂东洋的谐音吧,胖菊子的名字是自己起的;至于大赤包,我猜老舍先生大概实在不愿意为她起任何名字,她拼命的抓住权利与金钱,最终却什么也没能留下。关于红字。天佑投河了,大约水可以将他背负的红字涤荡殆尽;20年后,老舍先生来到太平湖边,不知可是与天佑一样的心境,老舍先生这般玲珑剔透的人,是不愿与世间同污的。
评分18.5
评分人物形象鲜明,跃然纸上
四世同堂(第2部偷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