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
30年代回国后,在卫国战争中任军报《红星报》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 “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发表于2025-04-05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爱伦堡的这本回忆录内容丰富,到处都闪烁着好的句子、故事。属于那种需要写许多次读书笔记的好书,先写写第一次阅读时感兴趣的几点: 聂鲁达与爱伦堡。两个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对方,还共同记录了50年代访问中国的故事。聂鲁达在《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里描写对爱伦堡的印象...
评分在俄罗斯近现代文学史上,伊利亚•爱伦堡无疑是一位文学大师级作家。而奠定他文学大师级地位的作品正是根据他亲身经历而撰写的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一书。正如本书作者所提到的,“这将是一本写自己多于写时代的书”,在这部书中,“我将谈到我认识的许多人——政治...
评分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评分五折买下了这套书,很高兴;读了之后才知名不虚传。 以诗作评,尽在不言中: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
评分人岁月生活,是一部记录,追忆性的著作。里面的神奇在于那个时代,在于那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还有就是作家的捕风意识十分长强烈的。动荡的生活极艰难也极为磨练一个人。爱伦堡在苦难的俄罗斯看到了经历了许多不同的专政手段,但他始终是一名抗据的先锋。 先锋的出逃,以及后...
图书标签: 回忆录 爱伦堡 苏联 传记 历史 俄罗斯 外国文学 人·岁月·生活
1960年,苏联《新世界》杂志开始连载爱伦堡的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不久,这部作品便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成为苏联“解冻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七八十年代,其节译本在我国国内被列为高层阅读的内参资料,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140万字,纸张印刷都太扣分,估计近视再加深了几百度。于是啃了半个月,终于把这本我高中认为“命定要看”的书啃完。内容很多,然而,我还真是不大喜欢这种事无巨细的流水账写法。二战的章节最好看,大概是这样的动荡和创痛,书页都承受不住,只能扑面而来。其它的,除了看边角处的八卦料,其实也没有太动人的地方。爱伦堡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人,诚实、坚定、善良,无论是战争中还是政治高压下,三观永远正确得让人无法质疑。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又或是因为他始终缺少某些写作的天分,让我实在没法像认可他的为人或观念一样认可他的书写。文字有它自己的缪斯,这是真的。
评分似是而非。
评分一道独特的20世纪文化大餐,从西欧的到俄罗斯的。大餐的同时是各种社会思想的灭亡和兴起,政治势力的角逐,战争和杀戮……然而不变的是艺术家追求人道的一颗心。
评分论混圈子的重要性
评分经典著作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