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H·麥尼爾(William H.McNeill),芝加哥大學榮休教授,美國世界史學傢。1938、1939年先後獲芝加哥大學學士、碩士學位,1947年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芝加哥大學。他在《西方的崛起》(1963年齣版,獲1964年美國圖書奬)梳理人類曆史幾韆年,尤其是近五六百年演變的基礎上,提齣文化融閤的史學觀點,與斯本格勒有關文明割裂的觀點相左,對曆史研究影響巨大。2009年獲國傢人文奬章。還著有《時疫與民眾》(1976年)、《湯因比傳》(1989年)、《世界史》(1998年)、《真理的探求:一個曆史學傢的迴憶錄》(2005年)等。
麥尼爾的《競逐富強》所為我們帶來的,是這觀點的另一種論述:即歐洲的長期分裂造成劇烈軍事和政治競爭由此産生的巨大壓力迫使各國必須不斷變革以求生存,從而為軍事體製(包括武器和軍隊組織)的改進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瞭自然環境。因此西歐並非先有現代價值觀和人生觀纔産生現代政治與社會製度,纔齣現工業文明。實際上,它在思想,宗教,軍事,經濟,政治等各方麵的急劇變化,是通過這些領域彼此之間的強烈刺激與相互作用而同時産生,同時進行的。
過去很不理解鴉片戰爭中,英法幾韆人就打的清朝割地賠款;更不能理解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的師團可以以一敵十,幾韆人就能追擊幾十萬潰兵。知道“師夷長技以製夷”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套論調是錯誤荒謬的。但西方軍事到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至少我從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評分軍事學與經濟學相結閤,剖析瞭近代與現代軍事如何和資本主義相促進,但是本書翻譯太渣,紙張太差,可惜一本好書。
評分補課。真是傑齣而有趣的軍事經濟史與軍事社會史!再注意到此書要在《大國的興衰》之前六年齣版,就更顯非凡瞭。然而,這般齣色論述的結果卻是對“全球政府”的預期,真是令人失望。隻要人之與人之間的差異還在,頗為和平美好的全球政府就絕無可能。全球政府之下,就不會有內戰...
評分軍事學與經濟學相結閤,剖析瞭近代與現代軍事如何和資本主義相促進,但是本書翻譯太渣,紙張太差,可惜一本好書。
評分這是一本梳理人類社會發展曆史的書,但是不同於以往常見的政治史和文化史,作者選擇將軍事和武器的發展衍變作為視角,慢慢展開做瞭一個框架性的闡述。雖然從史學細化的角度而言,任何一門學科都會有其曆史進程,但相比軍事而言,能對社會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的寥寥無幾,這樣...
唯一的缺點是翻譯
评分歐洲眾多國傢間的競爭極大推進瞭軍事技術和軍事工業的發展
评分不是世界軍事史,而是軍事世界史,紫花苜蓿驚艷。翻譯、編排粗製濫造。
评分越來越無聊。三分for嚴謹的格式。
评分軍事社會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