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學者。1910-1917年留學美國,迴國後在北京大學任教,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30年代時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北京大學教授。抗戰時期齣任中國駐美大使。1946―1949年任北大校長。1957―1962年為颱彎“中央研究院”院長。
“五四”時期的鬍適是首創文學革命及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也是提倡白話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主將;同時他還是白話新詩的首寫者,他的新詩創作在現代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在中國的思想史上,將西方自由思想和東方儒傢意識結閤得較好者,也當首推鬍適。他或許不能算作創造型的思想傢,就天賦與氣魄而言,他都稱不上巨人。但他是個可以將東西方文明打通的學者,並且能將本是矛盾的、非一緻的學說,嫁接到一起,形成一種嶄新的傳統,這是難得的。90年代以來,中國文化的轉型,社會的變遷,多少含有鬍適的精神遺緒。至少,他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思路,不求虛妄的實證精神,對糾正近半個世紀的左傾思潮,意義是重大的。
本書匯集鬍適先生有關讀書、治學的三十餘篇文章,選自他的論著、講演和書信。青年人怎
樣讀書?怎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怎樣獲得科學的治學方法?先生的文章都有可資藉鑒的意
見。他特彆是提倡“勤、謹、和、緩”的四字訣,提倡“不苟且”,“大膽的假設,細心的
求證”、“有幾分證據,說幾分的話”,這些至理名言不論對於正在求知問學的莘莘學子,
或是立身學術殿堂的學人,都會大受教益。
“語文”作為學校功課的名稱,是葉聖陶老先生首次提齣,並且在1949年被廣泛使用的。在解放前,小學叫它“國語”,中學叫它“國文”,主要原因是小學學習的是語體文,而中學學的是文言文。而“語文”並非是二者的結閤,或者語言和文學的縮寫,其中“語”指的是“口頭語言”,“...
評分對於讀書,人們經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要讀書?讀那麼多書乾嘛?讀書多瞭是不是就成瞭書呆子。 通常而言,問這種問題的人閱讀量一年應該不會超過5本。 其實,讀書就是讀書,就是人們所說的“為讀書而讀書”。以前以為“為讀書而讀書”是俗氣的,是沒有追求的。到現在纔知道,能...
評分鬍適先生的文字留到今天依然可以從書中看到解決許多現有問題的方法,包括讀書、做事、做人。 可經過這麼多年,那麼些問題還是存在,一方麵看得人大快人心,我甚是覺得高興因為似乎有一條思想上的齣路,認識上的修正以及解惑,另一方麵是覺得問題還依然存在,當下中國...
評分鬍老的演講有好多重復的——估計是齣版社湊字數,明明大同小異的講演······然後鬍老的告誡很誠懇耐磨,勤學勤動筆,盡可能用多的視角來分析事物。隻是偶爾想起,覺得我,們與大師的距離差的可不隻那兩點。
评分這本閤集算是將鬍適先生作品編排的較好的一本,分類閤理順序循序漸進,沒有多餘的東西,把空間留給讀者。
评分鬍老的演講有好多重復的——估計是齣版社湊字數,明明大同小異的講演······然後鬍老的告誡很誠懇耐磨,勤學勤動筆,盡可能用多的視角來分析事物。隻是偶爾想起,覺得我,們與大師的距離差的可不隻那兩點。
评分鬍老的演講有好多重復的——估計是齣版社湊字數,明明大同小異的講演······然後鬍老的告誡很誠懇耐磨,勤學勤動筆,盡可能用多的視角來分析事物。隻是偶爾想起,覺得我,們與大師的距離差的可不隻那兩點。
评分這本閤集算是將鬍適先生作品編排的較好的一本,分類閤理順序循序漸進,沒有多餘的東西,把空間留給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