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行后就谈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叛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遵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名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写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南迁广州,任华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在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
发表于2024-12-22
元白诗笺证稿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一直很仰慕写书评及影评的人。 我以为如果要称得上一个“评”字,并且还要将之公之于众,便需有如柯灵评价钱钟书时所指的境界: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撇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 曾经很吃力地...
评分一、引入 【引入】 《唐摭言·一五杂记》有所谓唐宣宗诗(是否是宣宗所作,姑且存疑)云: 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可见,在唐朝末年,《长恨歌》与《琵琶行》就已经并肩,成为白居易最高水平的代表。 【方法】 陈寅恪在分析《长恨...
评分读“元白稿”101 “元白稿”是我对《元白诗笺证稿》的简称。我读的本子是三联2001年版,属于《陈寅恪集》之一。这个三联版是以80年代上海古籍版为底本的。我这里的标题写101,意思是“读第一章时写的第一帖”,请看官类推。 “元白稿”初刊于1950年11月,列为“岭南学报丛书第...
评分这本书读了第一、二、四章,其他的实在是没有耐心看下去了,毕竟我不是学文史的人。之所以读这本书,只是想看看一个服膺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是怎么做学问的。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方法,即以诗证史,诗文互证。前者的例子之一就是考察武惠妃之...
评分我读过的还是上海古籍出的那个版本。前有影印的陈夫人唐筼的题签。此书和陈老其他著作一样,考据丝丝入扣、剥蕉至芯, 其治史态度遵循“说有易、说无难”,发掘史料、旁征博引、从一而终!
图书标签: 陈寅恪 历史 诗文证史 文学 国学 诗歌 陳寅恪 学术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在爷爷的病床边看完的...
评分在爷爷的病床边看完的...
评分大师作笺注也能有滋有味,评元稹,评莺莺及几任元妻,对比元白,都有意思。
评分大师作笺注也能有滋有味,评元稹,评莺莺及几任元妻,对比元白,都有意思。
评分名不虚传。
元白诗笺证稿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