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逸文化

中国隐逸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适民
出品人:
页数:197
译者:
出版时间:1997-05
价格:8.1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8147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隐逸
  • 隐士
  • 新蝉
  • 文学
  • 文化研究相关
  • 文化史
  • 文化
  • 隐逸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隐士
  • 道家
  • 佛家
  • 文人
  • 田园生活
  • 山水
  • 哲学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引论
第一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中国古代“士”的人格类型
第一节 伏清白以死直
第二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三节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第二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有见于几先”的全身适性之隐
第一节 乱世全身之隐
第二节 “濯淖�泥”的持操之隐
第三节 “乐在风波不用仙”的怡情之隐
第三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独善其身的撤退之隐
第一节 不堪吏职
第二节 游宦隐士
第三节 前朝节士
第四章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不惮身殃的矫世之隐
第一节 竹林名士
第二节 童心傲骨
第三节 至情至人
第五章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求遂其志的蛰伏之隐
第一节 济世英豪
第二节 山中宰相与客座宰相
第三节 终南捷径
第六章 幸有微吟可相押,何须檀板共金樽
―――隐士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
第一节 隐士的物质生活与酒
第二节 隐士的精神生活与社交
第三节哲理的慰藉
第四节 艺术的人生
(一) 文学
(二) 绘画
第七章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隐士形成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隐士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隐士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
(一) 宗法制
(二) 君主专制
(三) 选举与科举
第三节 隐士的哲学文化思想
(一) 儒家的“无道则隐’
(二) 道家的避世全身之隐
(三) 佛家的厌世之隐
第四节 对隐士的社会评价
第五节 士的人格悲剧和悲剧意识的消解
跋 钓胜于鱼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四年清明次日春雨声中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书戋戋小册而包蕴甚宏,将古代隐士之类型、风格等一一揭示,所谈隐士形成之文化机制稍嫌大而无当,然其关注现实之精神颇堪注意,不徒尚友古人而已也。

评分

十四年清明次日春雨声中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书戋戋小册而包蕴甚宏,将古代隐士之类型、风格等一一揭示,所谈隐士形成之文化机制稍嫌大而无当,然其关注现实之精神颇堪注意,不徒尚友古人而已也。

评分

十四年清明次日春雨声中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书戋戋小册而包蕴甚宏,将古代隐士之类型、风格等一一揭示,所谈隐士形成之文化机制稍嫌大而无当,然其关注现实之精神颇堪注意,不徒尚友古人而已也。

评分

十四年清明次日春雨声中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书戋戋小册而包蕴甚宏,将古代隐士之类型、风格等一一揭示,所谈隐士形成之文化机制稍嫌大而无当,然其关注现实之精神颇堪注意,不徒尚友古人而已也。

评分

十四年清明次日春雨声中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书戋戋小册而包蕴甚宏,将古代隐士之类型、风格等一一揭示,所谈隐士形成之文化机制稍嫌大而无当,然其关注现实之精神颇堪注意,不徒尚友古人而已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