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川白村,日本文學評論傢。本名辰夫,生於京都。1904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曆任第五、第三高等學校教授,後任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助教。1912年以著述《近代文學十講》知名於世。在大學院提齣研究論文《詩歌與散文中所錶現的戀愛研究》。1915年受文部省派送留學海外,越二年歸國。191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任東京帝大教授。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遇難,歿於鐮倉。著作除《近代文學十講》外,重要的是《印象記》、《齣瞭象牙之塔》、《近代戀愛觀》、《苦悶的象徵》、《文藝思潮論》等。有《廚川白村全集》(8捲)行世。
本書收錄日本近代學人廚川白村著作兩種。《苦悶的象
徵》是一部藝術專論。作者吸收瞭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和弗洛
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等理論,提齣瞭“生命力受壓抑而生的
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錶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
義”的命題,進而從藝術的創作、批評、起源、鑒賞等各個層
麵不斷深化和引申這一命題,構建瞭自己的理論框架。《齣
瞭象牙之塔》是一組隨筆,無論是剖析日本的國民性,還是
介紹當時的文壇現狀,都貫穿著作者所張揚的“生命力”之
說,可以說是前一理論的具體實踐。
譯者魯迅先生和廚川白村的文藝人生觀多有契閤,很
好地傳達瞭原作的神韻。該書曾在二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
界産生過較大反響,即便在七十餘年過後的今天,仍不失
“生命力”。讀者朋友倘能“堅忍地反復兩三迴,當可以看見
許多有意義的處所”。
嚮人生的道路進行的時候,我們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號泣。而同時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凱的歡樂和贊美裏的事,這發齣來的聲音,就是文藝。對於人生,有著極強的的愛慕和執著,至於雖然負瞭重傷,流著血,苦悶著,悲哀著,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時候,在這時候,人類所發齣...
評分生命力受瞭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底而其錶現法就是廣義的象徵主義。(並不限於法蘭西) 1、生命力:創造的進化、生力、宇宙的自我、(鍋爐中最具危險性破壞力衝擊力的蒸汽力,機械壓製著也靠他來運轉) 生命力的特徵:超越瞭善惡、道德、因襲的束縛 2、強製壓抑之力 ...
評分“文藝決不是俗眾的玩弄物,乃是該嚴肅而且沉痛的人間苦的象徵。我對於說什麼文藝隻有美啊,有趣啊之類的快樂主義文藝觀要竭力排斥它。”周氏兄弟的分歧從這句話中似可見端倪。這是魯迅所譯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中的一句話。 這句話,恰好將周氏兄弟的文藝觀都攏瞭進去。大抵...
評分這是我給這本書取的更“暢銷”一點的名字,因為這本書本來就沒有書名,隻是作者生前留下的未發錶的手稿,《苦悶的象徵》也是作者的朋友代取的。 《渴望生活·梵高傳》裏說,梵高覺得“隻有錶現齣藝術傢的痛苦的作品,纔算得上是真實、深刻的。”本書的作者有著與之相似的觀點:...
評分選擇這本書很果斷,因為它是魯迅翻譯的,“硬譯、直譯”的結果,字裏行間透著濃濃的“魯迅味”。 盡管有些澀,但是很喜歡這種“苦讀”的感覺。或許,算是一種審美式的“自虐”吧。現在的書,文字太過於華美瞭,膩歪地想吐,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很少選擇讀當代人寫的東西...
魯迅先生的譯文實在不敢恭維。他的白話文摻雜瞭方言和文言。
评分補記
评分很需要功夫的讀,而且最好是不止一次,可惜我太浮躁,讀瞭一次,瞭解一點皮毛,告訴人傢說,我看過瞭就算,
评分美感需要抽離瞭看。
评分“我們都有獸性和惡魔性,但也一起有著神性,我們都有利己主義的欲求,但也一起有著利他主義的欲求。”很枯燥偏學術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