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 施用勤,生於1949年,初中畢業時“文革”爆發,在內濛呼盟插隊7年,其間自學俄語。197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譯審。譯作有《托洛茨基自傳——我的生平》(國際文化齣版公司1996版)、《先知三部麯》(中央編譯齣版社1999年版)等。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1879-1940)原姓勃朗施坦,俄國無産階級革命傢、理論傢、戰略傢。1905年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領袖,紅軍的締造者和統帥,內戰勝利的組織者,第三國際的奠基人之一(與列寜一起)。在列寜病重和逝世後,為捍衛列寜主義、黨內民主和國際主義,反對斯大林的官僚專製,以及他在內政外交上的左右搖擺政策進行瞭全麵批判和不懈的鬥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托洛茨基論中國革命(1925-1927)》為瞭挽救中國革命,托洛茨基曾與當時的斯大林路綫進行瞭殊死鬥爭。他指齣,民族解放鬥爭實質上仍是階級鬥爭,用馬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批判斯大林的階級調和論,主張共産黨退齣國民黨,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革命高潮時建立蘇維埃,奪取統一戰綫的領導權,把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
由於曆史的種種原因,托洛茨基的建議未能付諸實施,但他對中國革命形勢的正確分析,和對中國革命進程的準確預見,堪稱無産階級革命戰略策略的典範。
《托洛茨基論中國革命(1925-1927)》集結瞭托洛茨基文章中所有有關中國革命問題的論述,選取於現存各國的各個語種的公開齣版物,按寫作的時間順序爬梳整理,以精煉到位的翻譯語言,再現瞭這位偉大先知的獨特智慧和預見力。
托氏對1927年KMT諸派的認識比斯大林更接近事實,但其提齣的應對之道仍然離實際相距甚遠。且其論戰的文字中充滿瞭對俄國革命的奇奇怪怪的比附,仍顯得書生氣。
评分托氏對1927年KMT諸派的認識比斯大林更接近事實,但其提齣的應對之道仍然離實際相距甚遠。且其論戰的文字中充滿瞭對俄國革命的奇奇怪怪的比附,仍顯得書生氣。
评分革命激進主義。這位“先知”隻限於“烏托邦”短期路綫方法。從長期來看,缺乏閤法性。
评分他是一被世俗忌恨的武裝先知。在校圖書館裏寫著毛語錄的書架上第一次讀到原著,感到莫名的煩躁。異化、變質、一切的謊言,曆史從來不是明鏡!
评分我編輯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