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绪言
上篇 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 免疫和免疫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一、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一、免疫学的发展和现代免疫学的重大成就
二、免疫学的应用
第三节 免疫系统
一、中枢淋巴器官
二、外周淋巴器官
三、免疫细胞
四、体液中的免疫活性因子
第四节 免疫应答
一、免疫应答的过程
二、体液免疫
三、细胞免疫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一节 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三、抗原特异性和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类型
五、重要的天然抗原
六、人工抗原
第二节 抗体
一、概述
二、抗体的分类
三、抗体的不均质性
四、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功能
六、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调控和生物合成
七、抗体的提纯和定量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检测
一、凝聚性反应
二、沉淀试验
三、有补体参与的反应
四、应用理化测试技术的免疫检测方法
五、在活体内进行的检测方法
六、血清学试验在诊断和检测中的应用
第三章 生物技术及其制品
第一节 单克隆抗体
一、单抗的主要特性
二、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
三、单克隆抗体制品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基因工程疫苗
一、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
二、重组活载体疫苗
三、通过基因组点突变、缺失和插入产生的基因工程疫苗
第三节 其它生物技术及其制品
一、核酶技术和反义RNA技术
二、产生转基因动物的技术
三、核酸诊断技术和制品
四、抗独特型疫苗和合成肽疫苗
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抗细菌感染免疫
一、细菌的结构成分与抗原性质
二、细菌的致病性
三、抗细菌感染免疫
第二节 抗真菌感染免疫
一、真菌的致病性
二、抗真菌感染免疫
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
一、病毒的结构成分与抗原性质
二、病毒感染与发病
三、抗病毒感染免疫
第四节 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
二、寄生虫免疫的机理
三、抗寄生虫感染的人工免疫
中篇 兽医生物制品学总论
第五章 兽医生物制品概论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
二、生物制品的命名
第二节 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化
一、对制造厂及其生产制品的必备要求
二、生物制品的检验原则要求
三、生物制品的标准化
第三节 生物制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
一、传统疫苗
二、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新型疫苗
三、抗独特型生物制品
四、副免疫及其制品
第六章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节 人员
一、人员素质
二、人员培训
第二节 厂房及设施
一、厂址选择
二、厂房的设计与工艺布局
三、厂房的室内装修
四、空气处理系统
五、给水排水及电器照明系统
六、防止散毒设施
七、仓储设施
第三节 设备
一、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二、设备的安装
三、设备的使用 清洁与维修
第四节 生产与管理
一、生产卫生控制
二、原料
三、生产操作
四、包装及标签管理
五、质量管理
六、销售管理
七、验证管理
八、文件管理
第七章 免疫佐剂
第一节 佐剂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佐剂的作用机理
一、对抗原的作用
二、对机体的作用
第三节 佐剂的类型
一、不溶性铝盐类佐剂
二、油水乳剂佐剂
三、蜂胶佐剂
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佐剂
五、人工合成佐剂
第四节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佐剂
一、ISCOMs的结构组成
二、ISCOMs的制备
三、ISCOMs的研究与应用
第五节 细胞因子类佐剂
一、白细胞介素2
二、白细胞介素-1
三、白细胞介素-12
第六节 其它类佐剂
一、非离子阻断共聚物表面活性剂
二、核酸及其类似物佐剂
三、左旋咪唑
第八章 生产用主要设备及污物处理
第一节 灭菌设备
一、高压蒸汽灭菌器
二、干热灭菌器
三、电离辐射灭菌
四、无菌室及超净台
第二节 微生物培养装置
一、温室及温箱
二、微生物培养的装置与结构
三、培养罐及生物反应器
四、微生物浓缩装置
五、摇瓶机(摇床)及孵化器
第三节 乳化器
一、组织捣碎机
二、胶体磨
三、高压匀浆泵
第四节 分装与包装设备
一、生产冷冻干燥疫苗的设备
二、瓶装液体制剂分装包装设备
第五节 冷藏设备
一、冷库及低温冰箱
二、冷藏运输设备
三、液氮及液氮罐
第六节 带毒污水及尸体处理
一、污水处理工程简述
二、带毒粪便和残渣 垫草的处理
三、尸体处理
四、废气排放标准
第九章 细菌和细胞培养基制备
第一节 培养基用水的质量要求
一、生产去离子水的方法与水质标准
二、制蒸馏水装置与水质标准
第二节、培养基的原材料标准
一、肉肝胃的选择
二、水解蛋白质的方法和原理
三、其它营养物质
第三节 细胞营养液
一、细胞培养用材料标准
二、常用营养液的配制
第四节 培养基的pH值及其测定方法
一、标准比色管测pH值方法
二、酸度计测pH值方法
第五节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一、基础培养基
二、一般需氧菌用培养基
三、厌氧菌用培养基
四、检验用培养基
第六节 培养基和生产用具的灭菌消毒
一、湿热与干热灭菌法
二、电离辐射灭菌
三、滤器和除菌过滤
四、化学消毒剂的应用
第十章 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菌(病毒)种的选择、培育和基因工程疫苗株的构建
一、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二、毒力菌种、病毒种的选择
三、传统方法培育弱毒活疫苗种和病毒种
四、工程疫苗株的基因克隆技术
五、基因克隆技术构建的基因缺失疫苗株
六、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株之一重组痘病毒载体
七、重组病毒载体活疫苗株之二其它病毒载体
八、细菌为载体构建活疫苗株
九、工程亚单位疫苗疫苗株的构建
十、长期连续生产外源抗原蛋白质的表达质粒的构建――牛疱疹病毒-1免疫原的连续生产
十一、疫苗株种子批外源病毒的PCR检测
第二节 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
一、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二、工业化大生产中细菌培养方法
三、细菌计数技术
四、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第三节 病毒培养的基本技术
一、病毒的增殖
二、培养病毒的细胞类型及其培养方法
三、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
四、鸡胚繁殖病毒技术
五、以动物体增殖病毒的技术
六、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病毒的方法
第四节 枝原体的培养及检验技术
一、枝原体及其特征
二、枝原体的营养需要及其培养基组成
三、细胞培养中枝原体的感染及其检测方法
四、细胞系种子细胞中枝原体感染的清除
五、防止和控制细胞培养中枝原体感染守则
六、活疫苗中枝原体污染的检测和防止
第五节 诊断抗原的制造技术
一、凝集反应抗原制造
二、沉淀反应抗原制造
三、补体结合反应抗原制造
四、变态反应抗原制造
五、病毒抗原的制备
第六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技术
一、免疫血清制备程序
二、破伤风抗毒素制造
三、炭疽沉淀素血清制造及应用
四、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制造与应用
第七节 生物制品的灭活剂与稳定剂
一、灭活与灭活剂
二、稳定剂
第八节 生物制品冷冻真空干燥技术
一、制冷装置和制冷剂
二、真空的获得和测量
三、共熔点及其测量方法
四、冻干机的组成和冻干工艺
五、箱内压塞装置
六、冻干机的清洗和消毒装置
七、冻干机的选择
第十一章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第一节 实验动物概述
一、实验动物分类与标准
二、实验动物控制监测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技术
第二节 实验动物繁育
一、繁育与管理特点
二、繁育体系
第三节 实验动物生产管理
一、饲养管理
二、卫生管理
三 疾病防制
第四节 常用实验动物
一、小鼠
二、大鼠
三、豚鼠
四、地鼠
五、兔
六、犬
七、猫
八、小型猪
九、鸡
第五节 动物实验技术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二、实验动物的捕捉与保定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
四、实验动物的给药
五、实验动物的采血
第十二章 兽医生物制品监察制度和质量检验
第一节 兽医生物制品监察制度
一、兽医生物制品质量管理体系
二、菌毒虫种和标准品的管理
三、防止散毒的原则与措施
四、制品的贮存及运输
五、新制品的管理
六、进口制品的管理
第二节 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
一、无菌检验或纯粹检验
二、安全检验
三、效力检验
四、其它检验
第三节 兽医生物制品研制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一、平均数
二、百分比的比较
三、两组样本数值的平均数比较
四、多于两个组的样本值的分析
下篇 兽医生物制品各论
第十三章 细菌类制品
一、炭疽
二、巴氏杆菌病
三、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四、鸭疫巴氏杆菌感染
五、链球菌病
六、猪丹毒
七、仔猪副伤寒
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九、猪痢疾
十、马沙门氏菌流产
十一、牛副伤寒
十二、鸡白痢和鸡伤寒
十三、仔猪大肠杆菌病
十四、羊大肠杆菌病
十五、鸡大肠杆菌病
十六、梭菌病
十七、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十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十九、羊肺炎枝原体肺炎
二十、猪枝原体病
二十一、禽枝原体病
二十二、鸡传染性鼻炎
二十三、布鲁氏菌病
二十四、结核
二十五、副结核
二十六、鼻疽
二十七、钩端螺旋体病
二十八、衣原体病
二十九、弯杆菌病
三十、流行性淋巴管炎
三十一、嗜水气单胞菌病
三十二、草鱼细菌性烂腮 肠炎赤皮病
三十三、细菌感染的蚕病
三十四、蜜蜂白垩病
三十五、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
第十四章 病毒类制品
一、牛瘟
二、口蹄疫
三、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四、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五、牛白血病
六、牛流行热
七、牛副流感感染
八、轮状病毒感染
九、马传染性贫血
十、马瘟
十一、马流感
十二、马鼻肺炎
十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四、猪瘟
十五、非洲猪瘟
十六、猪传染性胃肠炎
十七、猪流行性腹泻
十八、猪水泡病
十九、猪细小病毒感染
二十、伪狂犬病
二十一、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
二十二、绵羊痘
二十三、山羊痘
二十四、绵羊进行性肺炎
二十五、羊传染性脓疱皮炎
二十六、山羊关节炎-脑炎
二十七、蓝舌病
二十八、小反刍兽瘟
二十九、鸡新城疫
三十、鸡马立克氏病
三十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三十二、真性鸡瘟
三十三、鸡传染性囊病
三十四 鸡痘
三十五、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三十六、禽脑脊髓炎
三十七、禽白血病
三十八、禽病毒性关节炎
三十九、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四十、鸡传染性贫血
四十一、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四十二、鸡包涵体肝炎
四十三、小鹅瘟
四十四、鸭瘟
四十五、鸭病毒性肝炎
四十六、狂犬病
四十七、犬瘟热
四十八、犬传染性肝炎
四十九、水貂病毒性肠炎
五十、阿留申病
五十一、兔粘液瘤病
五十二、兔出血症
五十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五十四、蚕核型多角体病
五十五、蚕质型多角体病
五十六、蚕病毒性软化病
五十七、蚕浓核病毒病
五十八、草鱼出血病
五十九、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第十五章 寄生虫类制品
一、血吸虫病
二、棘球蚴病
三、弓形虫病
四、猪囊虫病
五、猪旋毛虫病
六、球虫病
七、牛肺线虫病
八、锥虫病
九、梨形虫病
十、蜂螨病
十一、蜜蜂孢子虫病
十二、蚕微粒子病
第十六章 微生态制剂
第一节 微生态学基础
一、微生态学的概念
二、胃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
三、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第二节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和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史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微生态制剂的生产
一、生产概述
二、几种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方法
三、质量控制
第四节 存在问题和展望
一、影响微生态制剂作用的因素
二、未来发展
三 非活菌制剂
索引
编后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