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号石公、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年诸说不一,据商盘《越风》张岱小传推算,当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享年九十三岁。
《陶庵梦忆》展示了明末色彩斑斓的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态,书中所载多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胜概、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突然就想起张岱这个人了,想起他的<陶庵梦忆>,想起他笔下的杭州. 因为我想去杭州了,在寒冷的冬天. 初识张岱,因了他的一篇<湖心亭赏雪>.高一时看的,印象深刻. 杭州深冬,大雪三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很有兴致地雇了只小船,抱了个暖炉,泛舟西湖赏雪去了.虽然很假地声称目的地...
评分本文是在清华大学校内为张岱《陶庵梦忆》的讲演所准备的讲稿,讲稿作了书面化处理。本次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陶庵梦忆》新整理本的整理情况以及整理过程中新发现的几个版本的价值,并结合沈复灿钞本《琅嬛文集》、平步青《群书斠识》等近几年新发现的资料,谈谈个人对张岱的...
评分 评分已经定下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拙编《新校注陶庵梦忆》,出版方正在准备付印,好赶上参加今年1月书展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好消息,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路伟、郑凌峰诸君所校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下简称“浙古本”)即将面世。我立刻请示编辑先生,能不能让我看到这本...
评分在物质上,张岱并非一味沉溺于享乐的腐朽文人,在精神层面也不冥顽守旧。明朝灭亡,他如许多文人士大夫一样悲痛欲绝,他的家族成员中也不乏有人以身殉国,正所谓“国破家亡,无所归止”。他也不乏气节,并不求苟且偷生,但他还有另一重自觉:编纂明史,反思前朝,以传后世。“...
张岱是我无条件给五星的人物。我疑心他是摩羯座。看过能收集到的他的所有散文小品文,下雨的夜里,用毛笔抄一篇,就很美了。或者用钢笔抄《惶然录》,哈。
评分印象最深是说少年文章是白眼看天、天上掉下来,老年文章是恶心呕吐、牙缝里抠出来。。。
评分“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回想这一次游历西湖时的错愕。“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代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虽久别西湖,西湖无日不入梦,只是他无法面对这样的破败。在“梦忆”与“梦寻”之间,张岱在西湖的玩乐。他与好友陈洪绶自西湖搭载清纨淡弱的女子,与她叫阵斗酒。夜至三更,船至一桥,女子把酒一饮而尽便上岸,“过岳坟,不能追也”,留给张岱和陈洪绶的,是一抹淡淡惆怅。孤山西,“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这是张岱的孤山。
评分章詒和老師在《四手聯彈》中說,若生在明清,就嫁張岱,只嫁張岱。
评分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我在那个时代估计也是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