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者·诉讼

失踪者·诉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出品人:
页数:504
译者:张荣昌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7565
丛书系列:卡夫卡小说全集
图书标签:
  • 卡夫卡
  • 奥地利
  • 小说
  • 弗朗茨·卡夫卡
  • 外国文学
  • 德语文学
  • 文学
  • 长篇小说
  • 失踪者
  • 诉讼
  • 悬疑
  • 法律
  • 调查
  • 真相
  • 推理
  • 社会
  • 案件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失踪者》是卡夫卡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叙述主人公卡尔16岁受中年女佣引诱,与她生下孩子,父亲一气之下将他逐出家门;他只身流浪到美国,在富人舅舅的帮助下摇身一变成了人上任,可他又违背舅舅的意愿与"坏人"为伍,同两个流浪汉打得火热,沦为别人的仆人和妓院里的跑腿。小说富有喜剧色彩,让人捧腹。

《诉讼》是作者最早被认识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司法内幕和腐败的官僚机构: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30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他试图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可无人理会;寻求申辩也是枉然,他很无奈……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论年龄和创作年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但他并没有认同于表现主义。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福楼拜、阳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怀有浓厚的兴趣。在特殊的文学氛围里,卡夫卡不断吸收,不断融化,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次交织的艺术结构。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现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一生。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试图摆脱不再是卡夫卡的布拉格。不管怎样,跟他的同胞里尔克和韦尔弗相比,卡夫卡与布拉格保持着更长时间和更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融汇着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发现了他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命运。

目录信息

译本序
失踪者
司炉
舅舅
纽约近郊乡村别墅
通往拉美西斯之路
西方饭店
鲁滨孙事件
避难
俄克拉何马露天剧场
附录
1.残稿
2.原出版者后记
诉讼
被捕
先与格鲁巴赫太太后与比尔斯特纳小姐
谈话
初审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 办公室
鞭笞手
叔叔莱妮
律师工厂主画家
商人布洛克解聘律师
在大教堂里
结局
比尔斯特纳的女友
检察官
去埃尔莎那儿
同副经理的斗争
房屋
看望母亲途中
原著出版说明
附录
1.作者删去的段落
2.《诉讼》第一版后记(1925)
3.《诉讼》第二版后记(1935)
4.《诉讼》第三版后记(1946)
5.马尔科尔姆·帕斯莱伊的补充说明(199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卡夫卡的小说不是寓言——最高的艺术大多不是寓言. 他不凭借具体的符号来延伸文本的意义. 寓言意味着一个人工的时空, 它被精心构造出来, 或是用以与文本以外的时空形成隐秘的互相映射, 或是用其内的故事向非人造的现实世界传达哲理和教训. 寓言式的写作要求非常规的表意系统, ...  

评分

旧时读到卡夫卡这个名字,总在脑海中构想一个清瘦的双眼深凹的中年男子,头发微秃,语言犀利,做一些晦涩迷离的梦。后来看到他的照片,蓦得感到惊讶,他像一个赢弱的孩子,有一张俊美的面庞和夸张的耳朵,睁着一双明亮聪颖的大眼睛,惊恐的在现实与虚妄中寻找自己的平衡点。两...  

评分

作为艺术家——弗朗茨.卡夫卡,拥有一些完成了的短篇小说和几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让人疑惑的悲惨生平,写作,还是写作,以及让人无法理解的大量的写作,但从未写完,他是失败的 作为圣徒——他是那个骗子布罗德创造出的一幕哑剧,终生的痛苦,至高的信仰和禁欲般的生活,...  

评分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记载臧孙的一段话,谓之:“美疢不如恶石”。“疢之美,其毒滋多。”意思是说没有痛苦的疾病不如使人痛苦的药石,即“良药苦口利于病”。疾病没有痛苦,它的毒害更多。 皮疹红肿,倘不顾病痛,仅论表状,则色鲜肌丰,称“美”亦可。 文艺复兴时意大...  

评分

初读书,往往会觉得一些人神圣。因为这些人能进教科书,因为这些人很时髦,因为这些人与另一些同样“神圣”的人相关或为其周边,因为这些人被反复传诵……在拿起书的同时,他们的光环便先笼罩上来。不要讲怀疑或说“不”,这样的光环甚至让人无法正视其文,无法搞明白他们究...  

用户评价

评分

头一天他们穿过了一座高山,暗蓝色的悬岩以其尖尖的楔子向列车逼近,人们从窗外探身,徒劳的寻找着峰顶,幽暗,狭窄,被撕裂的山谷张开着,人们用手指头指引着那些山谷渐渐隐去的方向,宽阔的山涧在连绵起伏的丘陵上像巨浪一样匆匆涌来,夹带着万千汹涌的泡沫浪花,它们从火车驶过的桥下奔腾而过,它们离人如此之近,以致它们那凉丝丝的气息让你的脸冷得打战。小说到此就结束了,像一场未完的梦境。真是可惜。

评分

:I521.45/2252-81

评分

结合巴黎恐怖袭击和欧盟难民政策未改的事情来读《失踪者》,满眼都是欧洲人的圣母心,有时让人佩服,但有时真让人捉急。《诉讼》的阅读体验相对差一些,心累。卡夫卡中短篇超赞,但长篇……真有点受不了这种大段大段的内心推演。

评分

感觉K写得就像我自己,我都能理解,都受到感动,也许剧院真的是卡尔的天堂。

评分

卡夫卡长篇小说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