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植物學 (全新修訂版)

中國文學植物學 (全新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潘富俊

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古典文學賞析增開瞭一扇視窗。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歷任林業試驗所生物組組長、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現任中國文化大學景觀係教授,開授景觀植物學、植物與文學、颱灣的植物文化等課程。曾任颱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醫學院(高醫大前身)生物係、福建閩江學院環境規畫係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所學與植物密切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都是他的最愛。數年前,將颱北植物園從研究用植物園成功轉化為教學園及颱北市民優質遊憩點,讓民眾在林木花草之中,悠哉吟哦古典詩文。著有《草木》、《詩經植物圖鑑》、《楚辭植物圖鑑》、《唐詩植物圖鑑》、《成語植物圖鑑》、《紅樓夢植物圖鑑》、《福爾摩沙植物記》等。

相關著作:《中國文學植物學》《颱北植物園步道》《唐詩植物圖鑑(精裝)》《唐詩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成語植物圖鑑(精裝)》《成語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楚辭植物圖鑑》《楚辭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紅樓夢植物圖鑑(精裝)》《詩經植物圖鑑(精裝)》《詩經植物圖鑑(嘉惠學子版)》

出版者:貓頭鷹齣版社
作者:潘富俊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2-4-17
價格:NTD4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262080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植物 
  • 中國文學 
  • 文學 
  • 工具書 
  • 博物 
  • 中國文學 
  • 女性 
  • 颱版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兩韆年來第一人!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奇纔。

作者纍積近半世紀的研究、親筆點評近萬本中國典籍、走過兩岸三地超過萬裏路,開創這門嶄新的學科,運用現代植物學的科學方法研究中國經典,不隻讓兩韆年來先民的智慧結晶有瞭嶄新的欣賞視角,還可以解決歷史懸案、反應時代氛圍。例如《紅樓夢》前八十迴和後四十迴的作者是不是同一人?唐朝盛世時的首都長安據說充滿異國風情?隻要從典籍中齣現的植物就可以獲得答案!

扮演植物偵探,破解古今草木之謎

古今植物名稱有很大的差異,時代離得愈遠,差異就愈大。以距今兩韆年左右的《詩經》收錄的一三七種植物為例,名稱古今相同或類似的隻有二十種,占比不到15%!植物代錶的意涵的變化也耐人尋味,如「柳」,最初象徵文人氣節,如「陶潛五柳」,後來因為音近「留」,摺柳送別錶示離情依依,但到瞭宋元以後,卻衍生齣「殘花敗柳」、「花街柳巷」、「尋花問柳」負麵用法。植物在不同朝代齣現的比例還可以反映時代氛圍,比如唐代版圖擴大,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詩中就齣現瞭來自遙遠印度、西亞,甚至非洲的植物(罌粟、鬍麻、波斯棗等)。

作者翻遍浩瀚書海,遠從《詩經》、十三經、《全唐詩》,近逼清詩,以地毯式的搜尋方式,逐字逐筆過濾所有作品,書末皆以筆畫下密密麻麻的「正」字計數記錄。不隻「眼到手到」,為瞭驗證古人所言真偽,作者還實地一一探訪作品提及的每種植物,並考證當地自然生態,還原幾韆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名稱與寓意的植物概況,並找齣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同時分辨虛實,釐清作品的寫實與想像。跟著作者的腳步,我們發現,隻要稍微留心,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常可在生活周遭發現,讓我們一麵親近古典詩詞,一麵認識植物。

*全新修訂版收入作者於初版問世後,數度往返中國大陸勘查所得,更加完善此一獨門學科。更期待有識之士不吝指正,更加豐富並享用我們古典經籍的精華。

◎黃生(颱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專文推薦

◎跨界專傢攜手推薦

‧走入植物的世界,印證文學的心靈。——王基倫(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閱讀本書,就像闖進文學的桃花源,令人流連忘返。——洪淑苓(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颱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在文學中觀花賞木,真是富有!而且,還不必交奢侈稅。——康來新(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中文和植物的寶典,簡直是夢幻之書。——蔡珠兒(知名作傢)

‧遍覽中國古文群芳譜,今日始見百花真麵目。本書帶領亞熱帶的颱灣子民,熟悉地大物博的中國文學植物,也讓現代的中國人更瞭解古文中所詠頌的民俗植物。——蘇鴻傑(颱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名譽教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關心自己的心靈,是我自己長大之後,慢慢纔學會的事情。古人,作者,我,從植物和詩文中體味到的樂趣,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並且能夠因之更愉快地生活。這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商務印書館的書,有些是有一股濃濃的植物蛋白味道,有人覺得是豆腥氣,對我,有點像維維...  

評分

關心自己的心靈,是我自己長大之後,慢慢纔學會的事情。古人,作者,我,從植物和詩文中體味到的樂趣,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並且能夠因之更愉快地生活。這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商務印書館的書,有些是有一股濃濃的植物蛋白味道,有人覺得是豆腥氣,對我,有點像維維...  

評分

一草一木,皆利樂有情。中國古代詩歌中,有與草木植物相關的近半數,《詩經》中多數篇章以植物來發“賦比興",《楚辭》諸篇中更是齣現植物99種,如果不懂“白芷澤蘭”,根本無法領略其文字意境之美,更無法理解背後隱藏的“竭忠盡節”之雅意。《紅樓夢》一二〇迴,前兩個四十...  

評分

讀書,其目的之一無疑是要獲取知識,且是有用的。文章最忌長篇大論,又無邏輯可循。《草木緣情》講究的是文學性和科學性兩者融閤,可以讓你在詩文歌賦中徜徉,又可讓你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效率獲取有用的知識。你若不服,請來看—— 其一,圖文並茂最易記。市場上不乏一些類似...  

評分

怪不得有人說這屆文津圖書奬中科普類占半壁江山,大概也把本書算上瞭。其實,本書是跨界的成果,由熱愛古典文學的植物學傢完成。雖然跨界現在很時髦,喜歡專業之外領域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真正當真格動筆寫如此高水平著作的,也是鳳毛麟角。這本書看上去比較學術,其實對於學生...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