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形态

空间与形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成一农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7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11038380
丛书系列: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地理
  • 城市史
  • 城市
  • 歷史地理
  • 魏晋南北朝史
  • 成一農
  • 历史
  • 隋唐史
  • 空间设计
  • 建筑形态
  • 城市规划
  • 视觉表达
  • 结构美学
  • 空间感知
  • 形态演变
  • 设计理论
  • 建筑史
  • 形态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本书讲述:首先,子城是衙署所在,亦当是城市中官员的住地,其中居住者的身份当高于一般居民无疑,这也形成了城市内居民身份的差异。不过官员不完全等同于城市居民,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时期,官员的流动性很强,来源庞杂,那么不同背景、利益以及流动性会使得他们难以凝聚在一起形成长期稳定的群体,这种条件下子城的兴筑或长期维护也难以进行。因此只有当地方官员的构成相对稳定,成员单一,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位于一般百姓之上的群体时,才有可能在地方城市中兴建用于保护这种特殊城市居民,弃一般城市居民于不顾的子城。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篇目结构
2 3-7世纪地方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
2.1 史料的局限
2.2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及所使用的方法
2.3 城市空间分布演变的时空特点
2.4 新设、迁建城市的选址特点
2.5 区域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的个案介绍
2.6 总结
3 3-7世纪地方城市形态的演变
3.1 地方城市的城墙
3.2 子城与各种“城中之城”
3.3 地方城市中的街道格局——对棋盘格街道布局的讨论
4 里坊制的产生及其演变
4.1 问题的提出
4.2 坊产生的原因以及里坊制度的演变
4.3 “坊正”产生的时间以及与里正之间职能上的差异
4.4 里、坊替代使用的问题
4.5 唐代地方城市中的里坊
4.6 总结
5 3-7世纪地方城市个案简析
5.1 北方边地的军事城镇
5.2 西域地区的唐代城址
5.3 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山城
5.4 内地的行政治所城市
6 3-7世纪都城城市形态的演变
6.1 秦汉时期都城的城市形态
6.2 重要都城城市形态的复原
6.3 对以往研究方法的评述
6.4 总结
7 结论
附表1 魏晋南北朝隋墓志所里坊名称
附表2 唐代前中期墓志所见里坊名称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成一农的这本书虽然写的一般,但联系他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中古城市研究的文章,他和鲁西奇还是表现出很强的解构力。 长期以来,坊市制、城墙和棋盘布局已经成为中古城市研究的定论,大量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情况往往被看做所谓“对坊市制的突破”,进而去支撑“唐宋变...

评分

成一农的这本书虽然写的一般,但联系他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中古城市研究的文章,他和鲁西奇还是表现出很强的解构力。 长期以来,坊市制、城墙和棋盘布局已经成为中古城市研究的定论,大量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情况往往被看做所谓“对坊市制的突破”,进而去支撑“唐宋变...

评分

成一农的这本书虽然写的一般,但联系他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中古城市研究的文章,他和鲁西奇还是表现出很强的解构力。 长期以来,坊市制、城墙和棋盘布局已经成为中古城市研究的定论,大量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情况往往被看做所谓“对坊市制的突破”,进而去支撑“唐宋变...

评分

成一农的这本书虽然写的一般,但联系他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中古城市研究的文章,他和鲁西奇还是表现出很强的解构力。 长期以来,坊市制、城墙和棋盘布局已经成为中古城市研究的定论,大量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情况往往被看做所谓“对坊市制的突破”,进而去支撑“唐宋变...

评分

成一农的这本书虽然写的一般,但联系他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中古城市研究的文章,他和鲁西奇还是表现出很强的解构力。 长期以来,坊市制、城墙和棋盘布局已经成为中古城市研究的定论,大量的研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特殊情况往往被看做所谓“对坊市制的突破”,进而去支撑“唐宋变...

用户评价

评分

泛读,对传统观念有反思

评分

总感觉作者虽然一直在强调其主题但是行文、内容间实在是缺少一以贯之的联系;以假设来论证的情况太多,约仅可作为一种猜想;列举了大量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但是缺少相关的连缀和综合分析。 可能因为还没有看过作者之前的新探一书故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方法。 以及作者和刘淑芬是有多大仇,《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大概一半的次数都写成了《元朝的城市与社会》。。 以及这本书真尼玛贵。。

评分

总感觉作者虽然一直在强调其主题但是行文、内容间实在是缺少一以贯之的联系;以假设来论证的情况太多,约仅可作为一种猜想;列举了大量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但是缺少相关的连缀和综合分析。 可能因为还没有看过作者之前的新探一书故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方法。 以及作者和刘淑芬是有多大仇,《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大概一半的次数都写成了《元朝的城市与社会》。。 以及这本书真尼玛贵。。

评分

对我来说能用到的地方不多。努力跳出惯性思维、去特殊化看待这一时代倒是对我有启发,历史研究确实不能一厢情愿。另外作为查阅相关资料的目录来说这本书倒是挺好的

评分

总感觉作者虽然一直在强调其主题但是行文、内容间实在是缺少一以贯之的联系;以假设来论证的情况太多,约仅可作为一种猜想;列举了大量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但是缺少相关的连缀和综合分析。 可能因为还没有看过作者之前的新探一书故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方法。 以及作者和刘淑芬是有多大仇,《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大概一半的次数都写成了《元朝的城市与社会》。。 以及这本书真尼玛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