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1956年生,四川重慶人。1978年入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爾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
《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在十年前(1996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刊行,世紀已經翻瞭一頁。這次重新續集,添上瞭近十年來的部分文字,無論新文舊文,都滿紙陳舊感。“我們這一代”的曆史感覺,對編者來說,就像懷裏揣著的一張紙色已然發黃的老照片。
時代進步、感覺進步、學術進步,編者的感覺卻滯留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個十年:那十年裏,“編者們幾個人”老在想,現代中國的前輩學人們想瞭些什麼、為什麼這樣想;西方現代的思想者們想瞭些什麼、為什麼那樣想……想來想去。不過想的是,“編者們”自己該做些什麼、如何想。
野獸按:舊文一篇,找個時機再重讀這三本書,再寫一篇。 從“記戀鼕尼婭”到“愛的碎片的驚鴻一瞥” 與劉小楓相遇是在97年的鼕天,在學校圖書館邂逅瞭他的那本《這一代的怕和愛》。也許就是這次與書的邂逅改變瞭我的生活,讓我走上弗洛斯特詩中所言的那條人跡稀少的...
評分藍色幽暗中的怕和愛 ——讀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一) 算是“這一代人”的“下一代”,讀劉小楓這本《這一代人的怕和愛》是吃力的。沒有讀過蒲寜的《故園》;沒有讀過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那些苦難的記憶也沒有真正觸動過靈魂的傷。唯一也就是讀過《鋼鐵是...
評分一直都喜歡讀劉小楓的作品,似乎總能從他的思想尋齣一些契閤自己的獨特來。 早年讀他的《走嚮十字架的真》一書,便橫遭震顫,那時的我正對基督神學有著懵懂的情思。劉小楓的這本書恰是一把很好的鑰匙,幫我打開瞭一道通往神學思想的大門。 在我眼裏,劉小楓既是神學傢更是一...
評分揀盡寒枝 喜歡這個名字。象一幅清清冷冷的畫,是一種深邃無邊的意境。 可惜看不太懂裏麵的文章,或者是現在的心境還不夠平和可以去看他的文章。 就這個名字,已經讓我安靜瞭許多。 在博客搬傢的時候,一篇篇重拾過往的文章,就象重拾起一片片的記憶,揀盡寒枝。 “把無限放在...
評分從大學期間開始閱讀劉小楓,至今算起已經有數年瞭。印象頗深的是第一次在大學圖書館中翻閱到瞭劉小楓的《拯救與逍遙》竟然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興衝衝的跑迴到瞭宿捨告訴一個和我有著同樣閱讀興趣的朋友。而後,這個朋友也迷上瞭劉小楓,我們一起把圖書館中凡是與劉小楓有關的...
以神性對抗曆史理性,對上帝的羞澀和虔敬,苦難記憶,社會學和現代性的諸多分析,文化基督教. 總覺得,很多話真的非要用那種扭著腦神經的哲學話語錶達麼?(三聯本和華夏齣版社的本子差彆很大.)
评分愛怕罪
评分愛怕罪
评分大學時讀的,有纔情。
评分愛怕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