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发表于2025-02-24
北京法源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终于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薄薄的册子竟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每一句都要去推敲去竭尽全力的想,百度了无数次,翻查了许多的资料,终于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读完了,我呼出一口气,却呼不出心底的压抑与悲伤。 站在十层的办公室向下望,正是谭复生被斩首...
评分洋洋洒洒,长篇大论。 这本书里没有谭嗣同,没有康有为,没有梁启超,没有大刀王五。他们不过是木偶,真正说话的从头到尾只是一个人,那就是他李敖。 其实文学都是这样的借别人的嘴来说自己的话。但是作为小说,好歹应该稍微对情节和人物塑造下下功夫。可惜老李说起来兴致高...
评分李敖这本书,写了维新变法的一段历史,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变法中最出色的人物都一一登台亮相,他们对新中国的构想和对中国革命付出的努力,如同跑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薪火相传。故事本身并无特殊之处,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已经统统见过了,精彩的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康梁之间的...
评分终于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薄薄的册子竟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每一句都要去推敲去竭尽全力的想,百度了无数次,翻查了许多的资料,终于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读完了,我呼出一口气,却呼不出心底的压抑与悲伤。 站在十层的办公室向下望,正是谭复生被斩首...
评分如果戊戌变法得以实施的话,谭嗣同会以什么方法/名义处理那些保守派呢? 历史上很多变革到最后都会演变为忠奸的辩论,保守派以忠奸的名义反对变革,变革派反过来又以忠奸的名义镇压保守派。而相对于问题的本身确很少有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的原因和各种变革的成本/...
图书标签: 李敖 小说 历史 北京法源寺 历史小说 中国文学 文化 中国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很久没有读到过如此啰嗦、无趣、完全不吸引人的小说了。假如不作小说来读,却毕竟有太多虚构,仍然无比鸡肋。最大的收获是把北京的若干个“门”给串起来了(所以给3星)。看来我更适合读旅游手册。
评分李敖每本书看似写别人,实际上是写自己。我不能多说自己花了一天读完这本书是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我在心里为李敖平反,这种文章是在牢狱之灾和千百年的历史铁证中历练出来的,是一种英雄的情怀和仁义中国的志向中呐喊出来的。李敖自己也是杀身成仁的英雄,和文中的谭嗣同不无相似之处。书中出现的青年人让我想到自己也是这样的年纪。我可不可以为中国做点什么?还是像周围这些人一样无忧无虑的逍遥过日,独善其身?我总觉使命在心,读书是要培养境界和情怀,以致用出世心来做入事的事,或为康有为先知所理想的大同世界有所奉献。牟宗三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所经历的几十年间中国青年的变化,常让我深感忧虑。近期所读熊十力,唐君毅的书更是胸臆难抒。时代变了,100年过去了。救国存在与否我难以确认。且将大同社会置于胸怀,悉心为学而后致世,乃青年道也
评分2018.3.17 李敖去世 很多人觉得这书不好,我也能理解。不过,我就是特喜欢这种气很足的作品,剖肝沥胆,跟观点无关。同样的,比如心灵史
评分谭嗣同真真大丈夫也!桀骜世家子弟!
评分酣畅淋漓后也是一声叹息,家国命运+我佛这种命题真的太艰深
北京法源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