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Harvie Ferguson),英國學者,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快樂的科學》(1990)、《幸福的終結》(1992)、《夢的誘惑:西格濛德・弗洛伊德和現代性的建設》(1996)、《現代性與主觀性:肉身、靈魂和精神》(2000)等。
西方宗教認為:上帝是幸福的本原,人隻有通過接近上帝纔能獲取幸福。然而,隨著偶像的遭遇質疑,幸福作為一種存在模式,越來越讓人不安。歸根結底,人類需要幸福地活著,可是,這個目的越來越難以達到。本書意在指齣,既然幸福不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前提,那它至少可以通過五種基本模態被人理解,即信心、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全書通過對這五點的條分縷析,幫助我們從終極價值層麵理解現代西方社會。
以“幸福”為著重點開始的探討,不過感覺選取的思想傢也相差太遠瞭吧。另外用消費社會的分析方法去探討終極價值總覺得很諷刺。
评分以“幸福”為著重點開始的探討,不過感覺選取的思想傢也相差太遠瞭吧。另外用消費社會的分析方法去探討終極價值總覺得很諷刺。
评分以“幸福”為著重點開始的探討,不過感覺選取的思想傢也相差太遠瞭吧。另外用消費社會的分析方法去探討終極價值總覺得很諷刺。
评分以“幸福”為著重點開始的探討,不過感覺選取的思想傢也相差太遠瞭吧。另外用消費社會的分析方法去探討終極價值總覺得很諷刺。
评分以“幸福”為著重點開始的探討,不過感覺選取的思想傢也相差太遠瞭吧。另外用消費社會的分析方法去探討終極價值總覺得很諷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