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平,1949年11月生于广东梅县。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和中文系讲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芝加哥社会心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过访问研究。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文学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学》、《革命·历史·小说》、《边缘阅读》等。
发表于2025-02-25
“灰阑”中的叙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黄子平 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 现当代文学 学术 革命
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革命·性·长篇小说;革命·土匪·英雄传奇;“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等。
很明显用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在当时颇有新意。每个小章节都有生发点,黑话和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尤其好,前者隐含着民间传统,后者昭示着知识分子已经由治病者变为了疾病。 “灰阑“一词让我尤为感动,”习以为常的历史情节可能是一个荒谬的解决“。
评分非常好。
评分名著啊.
评分大部分文章并不有趣,可能在那个时代有启发作用,但放在当代就显得有些陈旧了。不过,仍然有一些篇章值得再思考,对鲁迅《故事新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研究就有些意思(但大概率是我读少了),而对革命与宗教的考察也值得进一步再挖掘甚至进行比较:基督教与革命的关系以及佛教与革命等的关系会在那些层面上不同(这个问题好像真得值得研究?)。
评分黄子平老师的文艺批评功底很好,对于“革命历史小说”的分析也颇有见地,善于从“标准”或“规范”与“叙述”的缝隙间,窥见戴着镣铐跳舞的文学创作本身是如何最终以有意味的反讽消解了由革命/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掌控者的主观意愿所直接参与构建的“神圣”价值。对照了牛津版的目录后发现少了原书的第六章,而增加了本书的第九章,我的疑惑在于读前五章时分明觉得它们可以自成体系,紧接着却突然出现了论述结构的断层,——鲁迅的《故事新编》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与前五章的核心话题有脱节之嫌,倒不如独立出来做个辑子——不知这是否与那被删去的第六章有关。附录里收了五篇文章,其实也足以组成一辑。此书固然得到广泛好评,我却以为它本来可以更出色——黄子平老师自己反倒比读者们更清醒地看到了它的缺憾。
“灰阑”中的叙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