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溫·勒菲弗(Edwin Lefèvre,1871-1943),美國著名記者、作傢、政治傢。共齣版瞭8本書,他的主要著作都是關於華爾街的。1922年,他首次在報紙《星期六晚郵》上以小說形式發錶著名作手傑西·利弗莫爾的傳記文章,這就是後來的《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也譯作《股票大作手迴憶錄》)。埃德溫·勒菲弗由此聲名鵲起,成為知名的財經作者。
《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是對投資者最有啓發的一本經典著作,以小說的形式記述瞭股票天纔傑西•利弗莫爾(1877-1940)(書中化名利文斯頓)的傳奇交易人生。
利弗莫爾14歲涉入股市,至1940年開槍自殺,在股市四起四落,贏錢時股市如他的提款機,賠錢時落魄得一名不文。他傑齣的數學天分、股市中靈敏的嗅覺甚至是直覺、對市場整體趨勢的理解和領悟,練就瞭他高超的技術分析纔乾。
利弗莫爾的財富得失是他運用交易技術和駕馭心理能力的結果。《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如實交待瞭他在從窮小子到百萬富翁再到窮光蛋的多次大起大落過程中,如何重新審視市場、所犯錯誤和自我。利弗莫爾跌宕起伏的交易生涯、麯摺前行的心路曆程,讀來令人既艷羨又惋惜。
《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譯者六次修改譯文,使得這本經典的著作讀起來如讀原文。
利弗莫爾迴憶錄:
14歲,是某股票經紀行營業部的小夥計,很快便專門從事交易。
15歲,因為有著過人的數學天賦,賺得人生第一筆1000美元,嚇壞瞭他的媽媽,叫他把錢存進銀行,她不敢相信這些錢是真的,常常覺得不踏實。
21歲,由於總是贏,很少輸,沒有哪個對賭行願意和他做生意,隻好帶著1500美元闖蕩華爾街。
22歲,輸光瞭老本和利潤,藉款500美元,到聖路易斯的對賭行找運氣,憑藉一身本領,不久就帶著2500美元第二次返迴華爾街。
23歲生日前夕,1901年5月9日,財富達到5萬美元,但兩三天後,即23歲生日剛過,就已賠得一文不名。
24歲,他第二次黯然離開華爾街,迴到故鄉找機會。一年之後,贏得瞭足夠的資本,開著自己的小汽車,第三次重返華爾街。
30歲,成為股市赫赫有名的人物,1907年10月,掙得瞭人生的第一筆100萬美元。
30、31歲,1908年,違背瞭自己的交易規則,聽信商品專傢帕西•托馬斯的建議,所做的棉花交易賠得一塌糊塗,再度陷入100多萬美元的債務睏境,幾年後宣告破産。
37歲,1915年,東山再起,從500股的很小一筆信用額度開始,第四次崛起。此後七八年間,對市場的領悟、趨勢研判、交易手段、資金管理體係終於日臻化境,人生、財富都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51歲,1929年股市大崩盤,做空獲利超過1億美元。
63歲,1940年,窮睏潦倒,開槍自殺。
發表於2025-04-26
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損失厭惡:人們總是喜歡確定的收益,討厭確定的損失。 假定你打開交易軟件,發現上周投資的某隻股票毫無徵兆的漲得非常好,盈利超過50%(持倉成本為16元/股,現在漲到瞭24元/股),您會如何操作?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獲利退齣,落袋為安,部分老司機可能會選擇部分賣齣,...
評分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裏,做股票買賣的風險最大,有的人一夜之間就成瞭暴發戶,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窮光蛋,甚至負債纍纍。盡管風險很大,但時至今日,紐約、倫敦等地的證券市場交易大廳裏,總是擠得水泄不通。就像是進賭場一樣,贏傢笑輸傢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瞭。 ...
評分Livermore,股市中的一個傳奇。最終自殺,自殺時候隻有1000美元的資産。 股市真的就是一個財富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輪迴過程嗎?人在股市真的就是隻是做過山車被市場玩弄於鼓掌之見嗎?那麼認真研究市場和人的心態的努力是不是真的隻是一種消遣?財富最終還是會清零? 我想Live...
評分[這不是書評]2012-01-09 查閱瞭對這本書若乾版本的評價,最終選擇瞭地震齣版社的。芝麻的譯文其實還是挺流暢的,但可能不是市場人士,所以有些個彆的地方譯得不很貼切,纔讀瞭第一章就發現有幾處問題。於是準備再買本丁聖元的譯作,可是當當和亞馬遜都沒現貨瞭。然後打算...
評分事先聲明:本訪談完全子虛烏有,其中的對話隻是碼哥多年遊走江湖跟一些當下高手聊天的點滴積纍,有拼湊有整理,其中抽取瞭許多有益的營養,這些營養曾經也讓碼哥感悟很多,如今我願拿齣來跟大傢一起分享,如有轉載請一定注明12碼的齣處。 作手訪談錄1:賣齣的學問 作手介紹:老...
圖書標籤: 投資 股票 交易 金融 金融投資 投機 華章經典•金融投資 Livemore
側重於感悟
評分側重於感悟
評分不能失去自己的部位 P58
評分在2015去美國的路上,還想看第二遍,覺得這個傢夥簡直就是個瘋子~
評分看到後來當小說看瞭
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迴憶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