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森教授撰寫的這本《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是公共選擇理論的奠基之作。第1章對集團和組織行為的某些方麵作瞭邏輯的理論的解釋。第2章考察瞭對不同規模的集團進行分析的含義,並得齣在許多情況下小集團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這一結論。第3章考察瞭贊成工會的論點的含義,並得齣以下結論:某一形式的強製性會員製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工會是生死攸關的。第4章運用本研究中提齣的方法對馬剋思的社會階級理論進行考察並對其他一些經濟學傢提齣的國傢理論進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闡述的邏輯對許多政治學傢使用的“集團理論”進行分析,並證明對這一理論的通常理解在邏輯上是矛盾的。最後一章提齣瞭一個與第1章概述的邏輯關係相一緻的新的壓力集團理論。這一理論說明大的壓力集團組織的會員製度和力量並不是遊說疏通活動的結果,而是它們其他活動的副産品。
發表於2025-04-15
集體行動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搭便車理論的核心觀點以及方法論基礎 本書作者奧爾森創造性的在集體行動的研究領域,引入瞭傳統經濟學經常強調的個體主義方法論的視角。 傳統的社會理論傢研究集團行為時總是認為,組織或集團的存在是為瞭維護其成員的共同利益,而且它們也能有效的做到這一點。而奧爾森從...
評分人們通常認為,一個具有共同利益的群體一定會為實現共同利益采取集體行動。譬如,消費者會組織起來與售賣僞劣産品的商傢作鬥爭;全世界無産者會聯閤起來反對資本傢的剝削,住在同一座樓裏的鄰居會提供公共樓道的照明;同一國傢的國民會支持本國貨幣的堅挺;凡此種種,不勝...
評分圖書標籤: 經濟學 社會學 公共選擇 奧爾森 政治學 集團理論 社會 經濟
首次發錶於20世紀60年代的這本書是公共選擇理論的開山作品之一,正式把經濟學傳統的純個人分析視角推進到瞭以團體為單位分析行為與決策的新階段。全書先簡潔地介紹瞭理論模型,然後以美國真實的工會、商會和政黨作為案例進一步支持其理論。第一次接觸這方麵主題是在某本博弈論教程的某一章節,拿之前簡化過的數學博弈模型和這本書裏更殷實的敘述性分析做對比,感覺收獲很大。
評分道理講的很清楚,錶述稍微有點羅嗦。人們為瞭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卻都不願意付齣,總想搭便車。
評分爽利,方法論個人主義的典範。從一個簡單算式推導開始給齣集團體量不同導緻的根本差異即搭便車問題,與個體行為直接掛鈎,繞過瞭集團動力學的假說,繼而剖析其中各種激勵和約束是怎麼使集團“行動”——不,其實是集團中的個人如何行動,是駐足圍觀、支持強製限製抑或支持擴大集團?總之,將古典的壓力集團神話破除瞭。
評分說實話吧,看得莫名其妙。
評分小集體的效率更高,關係更緊密,更容易聯閤起來強化自己的利益;而大集體卻往往不能聯閤行動,人人都期待搭便車,讓彆人來為自己爭取集體物品。所以不管在哪裏,大集體都鬥不過小集體,永遠是精英管民眾,即使革命瞭,還是革命新貴形成新階級來管民眾。Olson的觀點Adam Smith在國富論的第一部第八章wage of labour裏其實已經提齣瞭雛形,但是Olson卻用數學公式和公共選擇理論係統證明瞭這個觀點。
集體行動的邏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